标签:
汽车长城民营民族汽车企业 |
分类: 股票 |
自从上周五发表了《民营汽车业的远大前景》之后,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有不少反对意见。因此笔者感觉有必要再写一篇,谈谈个人看法。笔者无意改变看空中国汽车业的人的观点,只是想进一步探讨。
看空中国(民企)汽车业主要有以下观点,下面我一一反驳:
观点一: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市场饱和。
以前有个调查,说中国2020年汽车市场能有多大?悲观的估计2000万辆,乐观的估计7500万辆。我折中,稍悲观,就算4000万辆吧。这个市场,是美国的两倍。
有人说中国地少人多,汽车市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那我说日本……算了,说韩国吧,因为韩国的人口密度比日本还高。韩国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730万。按照韩国的人口密度,中国应该45亿人。当然,我国西部有大量的高原和沙漠,但即使去掉一半不适宜居住的地方,韩国的人口密度仍大大高于我国。韩国有多少汽车呢?
目前(2013年),韩国汽车保有量大约为1850万辆,人均0.4辆。韩国五大车企,一年生产大约800万辆汽车。当然,大部分韩国车是销售海外的,包括我国。
有人说我们不能和日本、韩国比,因为人家毕竟只有一亿多人,要是我国13亿人都达到韩日甚至美国的水平,石油肯定不够了。这就说道第二个问题。
观点二:中国不可能有那么多汽车,因为石油不够用。
我的观点是:那么我们就节省一些,让外国人尽量享用石油?呵呵。当然这是玩笑话,我说说数据。
201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一亿辆,达到1.04亿辆,而全球汽车保有量是10亿辆,我国占10%。今年(2013年),有可能达到1.4亿辆。假设全球其他地方没有增长,我国的保有量占全球14%,如果未来几年保有量达到2亿辆甚至3亿辆……
有人说不可能,那样油价早就飞上天了。
这个观点我在一定程度上赞成。但是:即使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2亿、3亿甚至5亿辆,全球汽车保有量也就增加50%而已,真的能让油价上天?
我承认那时油价肯定更高,但是我们(以及全人类)有多种措施:
(1)美国已经大力使用页岩气,随着页岩气在全世界的开发,石油用于汽车的消耗将减少,我国正好顶上来。我相信中东国家是非常欢迎的。一消一长,油价未必能涨多少。
(2)电动汽车,正在日益走向实用阶段。油价上涨必然导致电动汽车的普及,而电力可以来自于煤炭。我国是煤炭大国,也是天然气、页岩气大国。
(3)由于东方人比较矮小,我国使用的汽车油耗,平均少于欧美。
(4)购买汽车并不表示一定要像美国人那样开汽车,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公用交通,汽车主要有用于个人和家庭旅游享受。实际上,有车而不开车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所以,中国完全有能力让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甚至4亿、5亿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观点三:中国(民企)的自主品牌质量差,人家积累了上百年,我们赶不上。
这个观点我认为更没有道理。当然我承认,国产汽车的质量肯定和外国汽车有差距,但是必须看到,自从2002年中国对民营企业逐步放开汽车业之后,民企进步十分巨大!历经十年,我们已经有了长城汽车、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民企巨头,它们的进步有目共睹!连巴菲特都买比亚迪的股票,你凭什么瞧不起中国民营汽车业呢?
当然我承认我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巴菲特买比亚迪是看中了它的电池技术,而非它的汽车。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也是它自己搞的吧?既然电池技术能让老巴看上,汽车技术为什么不能让外国人看上?既然中国的空调已经产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格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制造商,汽车业怎么就不会世界第一呢?
何况,任何后进国家的汽车技术都是不断赶超的。1950年代日本汽车进军美国,同样质量很差,铩羽而归,韩国汽车也曾以质量低劣闻名,后来不都赶上了?多长时间?也就十几年而已。那么,凭什么就认为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汽车就会一直低劣下去呢?汽车毕竟以机械技术为主,门槛远没有电子产业高。中国民营汽车业经历了十年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实际上,现在在中低档次上,中国民企的汽车质量,和国外以及合资品牌相比,差别已经微乎其微了,甚至没有差别,而价格的差别反而更大!花几万、十几万买自主品牌的汽车,已经远远不是折磨,而是变成了享受!看看各个汽车论坛上的用户感受就知道了。
观点四:中国的道路不够。
没错,道路是不够,那就扩展啊。1900年美国开始普及汽车的时候,美国城市还是土路呢,为了防止惊马和伤人,规定汽车时速不能超过40公里。后来美国大规模拓展了道路,所有这些障碍都不存在了,中国为什么不行?
汽车业的大力发展,将带动城市和道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人多路少根本不是问题。担心粮食不够吃?放心,有钱什么买不到?何况全球粮食产量一直快于人口增长速度。总之,道路和目前的城市建设,从长远看根本不是问题。
观点五:就算油价不会很高,中国也买不起,因为油价用美元结算。
没错!如果我国不能挣更多美元的话。
人民币国际化毕竟太远,我就说说如何挣美元。要挣到足够多的美元很简单,就是大力发展民族汽车业!
2012年,我国汽车行业的产值一共五万亿元(包括整车和部件)。根据2013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估算合资品牌的汽车产值一年至少为1.5万亿元(我没找到准确数据,但我的估算是很保守的,实际上很可能超过两万亿元),如果这些外资和合资车被自主品牌的车取代,我国将节省多少外汇?如果自主品牌因此而形成了规模效应,出口实力更强,我国又将挣多少外汇?我简直不敢想了。
有人可能会说:你拿民族品牌说事,这都是十几年前就玩烂的技巧,现在谁还信这个啊?何况你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不担心欧美国家报复吗?
我的回答是:我就保护了,你能怎么样?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现在是世界第一,凭什么总让外资车横行霸道?连日本、韩国在发展初期都要保护自己的汽车市场,我们为什么不能保护?!
上面是气话。实际上,保护的好处是极其巨大的:除了可以扭转几千亿美元的出入之外,还可以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工业生产能力,提高国家威慑力,应对国外的战争讹诈。而且这也是为了一个大国的长远考虑:拥有最大汽车市场的国家却没有自己叫得响的民族品牌,没有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丢人啊!这绝不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档次!
汽车不强,则国不强!
所以,我国必然保护汽车市场,保护民族品牌!
大力发展自主汽车业,将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最大动力!
而且我国政府已经在行动了,就是从公务车采购开始。据传今年(2013年)12月份的公务车采购,甚至连合资车都不能入围。我相信合资车肯定不能入围!因为:
1、自主品牌的质量并不差,日常应用毫无问题,凭什么买外资、合资车?
2、政府采购买国货,完全正当合理!
3、政府要节省办公经费,采购质量并不差的自主品牌车,可以省很多钱。
4、政府希望以此形成巨大的示范作用。实际上,中央政府对国人仍然迷信外资、合资车已经忍无可忍了!我国在2009年就出台了政府采购公务车的文件,规定本土品牌不得低于50%,但地方政府买的汽车,85%以上都是外资或合资车,那么高的关税都挡不住国人买外资车,崇洋媚外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所以今年(2013年)出台的新办法,必然更加严厉。中央先约束地方必须买自主品牌的车,只是第一步。
我相信,当地方政府理解了中央的意志之后,对于汽车这种大宗采购,为了自己的官帽,肯定会认真对待的。
好了,本文写到这里也够长的了。总之,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一定会成为汽车第一大国,中国(民族)汽车产业一定会得到大力发展,民营汽车企业的前景十分光明。
在此,我也想顺便呼吁一下各位读者(如果你有耐心读到这里,说明你很关心中国汽车业):如果你要买中低档次的车,就买自主品牌车吧!一辆汽车几万到二十几万元,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了,自主品牌车并不比外资、合资车差到哪儿去,这笔钱为什么非得让外国人挣呢?为什么不让同胞挣呢?为什么不让中国人多就业呢?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呢?买自主品牌车,就是真正的、以实际行动的爱国!(当然,不买自主品牌车并不表示不爱国,我也无意于宣传什么民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