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最好多美竞争对手附加条件不确定性 |
分类: 股票 |
闲着没事,给大家讲讲最近看书的收获:风险投资如何给公司估价。
这很重要,因为风投是要赚钱的,股票最后上市,风投往往要赚好几倍。
按照风投的眼光,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股票都不值钱。所以在缺钱的情况下,股市大跌很正常。
但也有少量好股,现在买入基本上相当于风投。
不卖关子了,呵呵,说说风投的估价。
如果公司盈利,但营收增幅不是很高(也就是不超过40%),那么,估价是:5倍市盈率。
比如:一家公司一年营收1亿元,利润1000万,那么公司的估值是5000万。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当年谭智把框架传媒卖给江南春,由于江南春担心另一个竞争对手聚众传媒,所以出价11倍市盈率。这已经高出一倍多了,但谭智还是“不满意”,谭智认为: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已经上市,市盈率30多倍,而框架的利润率并不低于分众,所以江南春只用了相当于1/3的价格买入框架。所以,谭智继续抬高价格。
最后,达成的协议是1.83亿美元,有现金和股权。这已经是暴利了,因为谭智和其他风投一共才投入了不足5000万人民币。但一年之后,由于分众传媒大涨,框架基本上相当于以5亿多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分众,更是狂赚一笔。
所以大家知道风投的利润多高了吧?风投的眼光是极为严格的。
不过,如果公司暂时不盈利,但营收增幅很高,此时就不能按市盈率估价了,而是按市销率,并大致估算几年后会达到什么规模,预期利润率多少,综合考虑之后,再给个估价。
比如京东的估价就是这样。在过去几年,它每年的营收增幅都在100%甚至200%以上,所以暂时不盈利没关系。90年代很多网络股,现在很多创业板上颇有想象力的股票,都是这样。说实在的,弹性很大。
现在市场上有无前景不错、符合风投眼光的股票?
有。自己去找吧。
但不是银行股,因为银行股的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投的5倍市盈率估值的另一个附加条件是:营收和利润的年增幅至少要在20%以上。否则怎么上市赚大家的钱啊。而银行股,虽然过去几年利润增幅不错,但未来几年的不确定性很大,所以不符合风投的估值标准。
当年江南春收购谭智的框架传媒,也要求第二年的增速很高。谭智带领团队拼死拼活做到了。这正是分众传媒股价不断走高、框架卖了个好价钱的重要原因。2005~2007年,也是中国和世界经济最好的几年。他们爽透了,呵呵。
市场前景、盈利模式这种很细的东西,这里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