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来临----说说银行股(2)
(2012-06-11 12:22:52)
标签:
银行股汇金高盛社保郭树清股票 |
分类: 股票 |
自上一篇文章《说说银行股》发表后,表明了我看空银行股的态度。不过,我对文中的一段话颇为后悔,需要解释一下:
……我看过无数有关银行的文章,最终仍难有自己的结论。关键是:看多银行股的博主,往往能提供很透彻的分析,加上他们总能说出一些格言警句,并把价值投资的理念,融汇在优美深沉的文笔中,这这怎能不让我信服呢?
可能以上话语,很可能让人觉得我是在讥讽看多银行股的人。对此我表示道歉。因为:大多数看多银行股的人都是价值投资者,他们对银行股的价值分析,确实很见功力,也让我学了很多。而且,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价值投资者,只不过具体的投资方向不同而已。因此,我绝无讽刺看多银行股的朋友。我认为价值投资者应该同舟共济,因为价值投资,才是散户真正的出路。而上篇文章的文字,只是真实地表达了我看大多数银行股文章的感受而已。而人,在很多时候感性和理性是不一致的。
再次表示歉意!
本文,我想把过去几年关于银行股的一些主要新闻和事件串起来,大家见仁见智吧:
1、2008年初,银行股公布2007年年报。而此时大盘已经跌破5000点,银行股也跌了30%左右。此时的舆论是:因为银行股高速成长,所以下跌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08年3月,银行股迎来一波反弹。
2、但之后随着大盘直奔1664点,银行股又跌了一半多。
3、2008年9月,汇金增持工中建三大银行股约2亿元,导致9月19日大盘上涨9.45%。但随后一个月又创新低。11月,4万亿出台,大盘迎来局部牛市。至2009年6月,银行股平均上涨一倍。
4、进入2009年,银行股迎来全面解禁。
5、国外机构开始纷纷减持银行股。瑞银、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李嘉诚基金会、苏格兰皇家银行,纷纷减持到期的银行H股。高盛,2009年6月出售工行股权中的20%,套现19.1亿美元,2009年9月进一步套现22.5亿美元。
6、2011年,社保基金至少7次减持中行和工行H股,套现9.69亿港元。
7、2011年10月,郭树清走马上任证监会主席。先说散户不适合炒股,然后,开始大力号召散户购买蓝筹股,尤其是估值很低的蓝筹股。此时,银行股已经连年高速成长,但股价却不涨,估值极低。
8、进入2012年后,机构减持银行股更加猛烈。高盛,2011年11月再次套现86亿港元;2012年5月,第四次大规模减持工行,套现25亿美元。接盘者为淡马锡,但淡马锡随之抛售,5月份套现195.5亿港元。
9、我国社保基金,力度也越来越大。2012年2月8日~5月13日,社保基金累计减持工行8.64亿H股,套现44.3亿港元。2012年3月5日,社保减持1200万股中信证券(600030)。目前社保基金持有工行、中行、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四只中资金融股。
10、2012年4月,温总理在广西、福建等地调研时说:“……我这里坦率地讲,我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
11、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当外国机构和我国社保多次减持时,汇金在A股中进行了四轮增持。第一次是08年9月增持2亿元(上文说了),第二次是09年10月,再次增持工、中、建行股票2.4亿元;2011年10月,又增持2亿元;2012年至今(6月),增持工行、中行共4.7亿元。
截止到2012年6月,汇金一共增持约12.1亿元。而国外投资机构,仅高盛就减持约76亿美元。我估计总体应在200亿美元以上。我国社保,至少减持了54亿港元。
12.1亿元增持 vs
至少1500亿元减持,汇金真像常山赵子龙啊。
13、但比汇金更勇猛的,是史玉柱。2011年,史玉柱累计增持民生银行40多次,50多亿元,是汇金多年增持的四倍多。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史大将军!
14、2012年6月11日,央行三年半以来首次降息,0.25个百分点。
在此前一天,社保大规模减持H股40多亿港元。
可见,社保虽然比高盛笨,似乎还是比一般人聪明啊。
15、6月7日,郭树清表示,个人投资者为中国资本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巨大贡献啊,哈哈哈哈!!!!
以上事实,大家见仁见智吧。
我的观点是:
1、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意图,不要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2、明摆着是大馅饼的东西,或许需要更加小心。银行股市净率1,市盈率5,难道高盛们、社保们看不见?当然,一些人可能理解为市场错配。
3、我明确看空银行股。但银行股究竟会跌到哪里?我不知道,因为两桶油、中国联通、鞍钢股份的走势,让我不敢乱说,呵呵。
前一篇:说说银行股
后一篇:海信电器的巨大优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