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深远眼光与短板
(2012-04-26 13:11:45)
标签:
海信创维彩电tcl长虹股票 |
分类: 股票 |
再谈谈海信,我估计,这是我未来几个月最后一篇(关于海信)了。
先说海信的深远眼光。科技上的就不说了,我说说投资设厂。海信去年开始在各地大力投资设厂。查年报,可以看出海信有以下投资或增资(都是制造业,至少1000万元以上):
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海信多媒体有限公司
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辽宁海信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海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但海信很低调,并不大力宣传,投资额也不算大(和TCL比),就是组装。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物流成本和人员成本。我国的物流成本将越来越高(油价,过路费),海信早就看到了这个趋势,非常厉害!我也就是最近几天才体会到。
我估计,一旦走上正轨,可以至少节约5%的成本。当然,目前还在投资,我估计一季度也在增资,所以净现金流为负,很正常。(一季报根本没提这些)
而竞争对手,这方面基本没有行动,这再一次反映出海信高管深远的眼光。
千万不要低估这一点。在后期将产生巨大优势。
但是,似乎机构们还没看出来。
当然,海信也有短板。我发现它的营销还不行,而且是严重不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海信获得亚洲质量奖(连格力都没有获得,中国第一家),还在美国获得创新奖(前一年是苹果)。这种重量级的奖项,中央电视台都报道了,海信居然没有大力宣传!我搞不懂是为什么。我走访了一些家电销售商,发现在布局、造势方面,TCL都明显强于海信。
其实这也是海信长期的问题。在90年代,长虹最风骚,2000年以后老三强纷纷犯错误,创维也元气大伤,海信抓住了液晶电视的发展方向,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海信对这个机会利用了多少呢?到现在虽然在很多调查中仍然是第一(也有很多人说第一已经成了创维或TCL),但始终没有达到20%,今年一季度的国内占有率甚至可能下降了。这说明海信的营销有很大问题。
我观察了一些购买者。买海信的基本上做了较多调研,知道海信是国内最好。但这种用户有多少?海信的股民也就4万多人(高峰时间6万多),一人一台才4万台,一人十台也就40万台,没用的。而非专业用户则多得多,很多人到了卖场,由于别人的营销做得好,就买TCL、创维、长虹、康佳了。高档的就买国外的。所以海信的营销,抓不住普通用户!
或许海信一直在隐忍?在等各地工厂全面开花?在等墙外开花墙内香?我觉得并非如此。海信的营销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远远称不上好,还有极大的提升潜力。希望海信高层重视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