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浪结构:读《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有感
(2012-04-14 18:29:04)
标签:
周期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五浪康德拉季耶夫财经 |
分类: 读书 |
最近读了一本书:《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作者:弗里曼、卢桑,2007年在我国出版。其实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我是不赞成的,但却受益匪浅。
本书的主要观点,就是从工业革命至今,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符合“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所谓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总结出来的,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其实,我认为这个理论没什么意思,因为在几百年时间里牵强附会地搞出一个“周期”,并不是什么难事。你随便给我五六个数,甚至一二十个数,我都可以找出“规律”。所以该书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来解释经济发展,我认为非常牵强附会,而且最终也没说出什么能让人信服的理由,所以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但是,该书所引用的大量历史事实,却给了我很大收益。
该书把工业革命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我认为很有道理。具体年代我记不清了(书已经还给图书馆),而且和百度百科、MBA智库百科的都不太一样。以下是我的理解:
1、1765~1820年左右,纺织革命,机械革命,水利,煤炭。
2、1820~1870年左右,机械革命,煤炭。
3、1870~1930年左右,电气革命,大规模生产,石油,化工。
4、1930~1975年左右,电子革命,是电气革命的高级阶段,为计算机的大规模应用铺路。
5、1975~今,信息革命。前半段是微机,后半段是互联网。
最为激动人心的是第3阶段,也就是1870~1930年左右。确切地说,其上升阶段,是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个阶段的重大发明:电报、电灯、电话、汽车、高压输变电设备、留声机、电影、纯钢铁制造的船、飞机、石油的提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那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比今天的信息革命大得多。今天的信息革命,无论从波澜壮阔的程度,还是从影响大众生活和文化方面来看,都无法和激动人心的电气革命相比。
那个时代,英杰辈出,真是令人神往!
可惜,今人总以为今天才是科技革命影响力最大的时代,大谬啊,大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再次重申:我对该书的核心观点是不赞成的,但其所包含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五次革命(而不是一般书上的四次或者三次),给了我极大启发,我认为很有道理。
另外,我对所谓“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有了自己的、和过去的学者极为不同的理解(该书基本上论述了过去学者的各种看法),我相信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这里就不多谈了。因为要完整地给出说服人的论述,必须以这五次革命为骨架,广泛收集资料才行。对此我充满信心,但目前时间不够用,所以写篇博文,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呵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