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与工业精神
(2011-12-11 17:19:46)
标签:
重庆啤酒基金工业精神乙肝疫苗格力电器股票 |
分类: 股票 |
最近股市的一件大事是重庆啤酒的连续跌停。这让我有不少感触,也想写文章说说看法(违背了上一篇博文我关闭博客的承诺,不过我今后博文的频率必然大为降低。首先是水平不够,还需要学习;其次是我将更关注本质的东西)。
重庆啤酒(600132)的估值为什么那么高?起因是它在1998年收购了一个研究乙肝疫苗的公司,并投入一亿元进行研究。2011年11月25日,重脾的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而按其主营业务来说,市值能有50亿元就已经高估了。由此可见市场对乙肝疫苗寄予的厚望。按照过去十三年的宣传,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疫苗一旦研制成功,确实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全球有3.5亿、中国有一亿人,都患有乙肝。想想伟哥吧:伟哥(viagra,万艾可)是由美国辉瑞研发出来的壮阳药,效果奇佳,正式上市后创下医生开处方购买的记录(美国规定它是处方药),日本人甚至都等不及了,组团去美国购买。由此可见,一种特效药确实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但复牌前的实验数据表明:重脾历经十三年研究出来的乙肝疫苗,只比安慰剂强一点点。换句话说,从统计角度看,并不能说它的乙肝疫苗比安慰剂更好。这等于否定了重脾十三年的研究,甚至可以说,重庆啤酒、以及研发这个疫苗的吴玉章教授,就是一个骗子。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骗局可玩得太大了,因为它从1998年一直到现在,持续了十三年之久。重脾的市值也超过400亿元。重庆啤酒只投入一亿元研究乙肝疫苗,却让自己的市值超过400亿,明显是个大赢家。
很多人事后才会想到:医药行业早已变成一个高投入的行业,一种奇效的新药往往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投入。重脾的乙肝疫苗只投入一亿元,真的就能改天换地?再想想停牌前后重庆啤酒上市公司的表现和股价的走势和成交量,很明显相当一部分知道内情的人已经高位出逃了。
这个骗局玩得太大了。想想看:从81.06跌到其合理估值范围10元以内,需要多少个跌停?
当然,不一定连续20个跌停,中间可能有反复,但其影响力,完全可以和过去的亿安科技相比。
即使乙肝疫苗有一定效果,在二期检测未作之前,炒到400亿元的市值也是相当离谱的。尤其是:大成基金作为国内排名“稳居前十”的大牌基金公司,已经成为其大股东,投入了几十亿元的巨额资金。
那么,大成基金为什么会豪赌?为什么很多类似的基金都会在一些泡沫巨大的股票上豪赌?
因为:很多质优价廉、成长性良好的股票,已经聚集了太多的散户,而基金们偏偏不拉,人家就是要跑到泡沫股上折腾。
基金们的这种行为,恰恰说明基金和散户的斗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基金们希望散户割肉好股,去接盘他们的泡沫股;而散户则希望基金过来,拉升一直横盘或阴跌不休的真正好股!那么,这种日益激烈的较力、乃至已经演变成你死我活的厮杀,究竟谁能扛得住呢?究竟是散户耐不住性子、割肉好股之后再买入泡沫股、从而继续“享受”超过60%的下跌、进而连骨头都剩不下,还是基金们虽然享有资金的优势、但却由于有更大的成本压力、从而不得不割肉泡沫股、导致自己净值不断下降从而面临散户更大的赎回压力、最后崩溃甚至被清盘呢?我不知道。
但是,大成基金豪赌重庆啤酒,似乎到了这场争斗分胜负的时候了:随着重庆啤酒的连续跌停,大成会不会为了应付散户越来越大的赎回压力,从而不得不卖出其旗下的股票,进而导致清盘?这种后果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基金?从而对股市大局又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很可能会。
这个社会,商业精神太浓,而工业精神太淡了。人们太浮躁,都不愿意踏实做事,都不愿意价值投资。
当大家都有工业精神时,少数具有商业精神的人就会成为优胜者;但当大家都拼命钻营、具有了太多商业精神、以致发展到坑蒙拐骗时,少数具有工业精神的人,才会成为长久的胜者。
最近我又读了关于格力电器董明珠的一些书和文章,董明珠确实极具大智慧,她的智慧远超同时代的人!联想到最近的重庆啤酒,我有了以上感悟。(不代表推荐格力啊,呵呵)
踏实做事,价值投资吧:看看是你熬不住,还是基金们熬不住。
前一篇:何新的惊世预言
后一篇:四川长虹为什么会最终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