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最优策略是什么?
(2011-03-26 07:50:39)
标签:
张昊洋天禄大盘鲁信创投海通集团杂谈 |
分类: 股票 |
最近我在东财老戴的博客里和老戴激战,呵呵,而且看来不止一个人看了我大战老戴的情况。老戴是个战术高手,但频繁买卖我觉得对散户将形成错误的巨大诱惑。所以挺身而出大战老戴。在和老戴的辩论中,我自己也提高很大,过去很多不清楚的思路清楚了。简要总结如下:
1、炒股最重要的,是抓牛股。这需要做极为精深的分析,这方面我目前只发现两个牛人:天禄 (http://blog.eastmoney.com/zzdcl)和股市中的五星级义工张昊洋(http://blog.eastmoney.com /taibor)。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个股分析极为精深,而且一年就几篇博文,不哗众取宠。
不过,即使是他们也不能百发百中。例如天禄推荐过恒邦股份、中金黄金、南京高科、鲁信创投,南京高科就不行,因此并不能全仓。但总体的命中率非常高。以张昊洋为例,他推荐的潍柴动力、民爆行业、海通集团(但该博文被删),都很棒,尤其是潍柴动力和海通集团,超牛逼。天禄的恒邦、中金、鲁信创投,也超牛逼。
一旦抓住牛股,熊市不怕跌,牛市更上涨。天禄和张昊洋,属绝顶高手。
2、掌握大趋势也极为重要。这是很显然的。只有掌握了大趋势,才能知道哪些板块会走牛、哪些会走熊。这 方面我一直在提高,比如我刚入市时觉得钢铁股很牛,长期重仓钢铁股。幸亏跑的早,否则现在还深套。后来我明白了,钢铁股是夕阳产业。现在的地产也是夕阳产 业,所以万科、保利地产的市盈率只有12,但我认为没戏,因为前景不好。(关于房地产的分析,请看我过去的很多博文)
再如,国家07年就提出发展医疗行业。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当时布局该行业的潜力股,也很牛逼。例如鱼跃医疗,就是08年上市时买入,也赚十几倍了。所以明白板块的中长期趋势,极为重要。
掌握大趋势,还要对板块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一个板块会牛半年以上。例如09年的资源板块、2010年的酒业和医药板块,都是超牛。因此,如果即能抓住牛股,也能做大波段,按07~2010年的走势,最牛的人估计可以赚百倍。但这样的人有没有呢?即使有也很少吧,所以都需要继续提高。
当资金从几十万增加到500万以上时,我认为最佳策略是中线为王,板块优先(这也是我当初的策略,可惜没有做好)。因为你就是找到了小盘大牛股,几百上千万的杀进去,庄家估计早就吓着了,呵呵。所以资金量一大,就要改变战略。
3、对个股合理估值。涨多了跌,跌多了涨,确实非常正确,但这只是说明了现象,并非原因。到底什么价格算高?什么算低?必须做极为精深的分析才能做到,这样才能吃到鱼身。当然,还是需要仔细分析大势和个股才行。真正的高手在这方面都很牛,比如巴菲特。老巴买股票也被套过,甚至套好几年,但他坚信个股值这个价,长期拿住不断增仓,最终该来的还是来了。
在牛市,估值可以提高;而在熊市,估值就要降低。比如格力,一直高成长,但在08年也跌了70%。
所以抓牛股和板块,分析大势,做大波段(而不是小波段),是最优策略。
做到这几点,要比总是频繁做短线,盯着几天或几星期的走势,强的太多了,太多太多了。如果所有散户都这么做,大家都赚钱;而如果所有散户都去学短线,学所谓“对冲”操作,赚钱的只能是少数。所以短线高手的做法根本不具有普遍可学性,大家都去学,是害了大家。但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大家都这么做,就都赚钱。
当然,这三点都不容易。目前我也没有做到,所以不断在努力。比如天禄推荐的鲁信创投新和张昊洋推荐的海通集团,我早就知道,但不敢买。天禄对鲁信创投分析极为详尽,我也觉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敢买,这说明我的功夫还不够。
目前,我认为总体是大牛行情的起步阶段,以几百亿盘子的绩优股率先启动(比如格力),然后将轮到资源股,尤其是某些长期低估的优质资源股。往下,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
修改了很多遍还是被锌琅的删帖机制删除,没办法,写在这里:
gold、silver和oil一步三摇,说明根本没有达到bubble的顶峰。所谓顶峰,应该类似于stock的连续zhang停,或者现实中商品的越涨越买。比如1980年的gold,当时的气氛我就不描述了,大家还是重温一些详细的书或文章看看吧;或者是2001年的network stocks,大家都在嘲笑Buffet,都在用更高的价格买入network stocks。又如2010年12月份的lou市,放佛用越高的价格买到楼,就越显得自己精明一样,可能一些人没有体会,但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人,房价100万时不买,210万时兴奋地买入,放佛抓住了一生中最后的机会一样。
这些都是top的特征。
top特征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描述:飞蛾扑火。飞蛾兴奋地扑向death,感觉不到痛苦。而且谁要是没有扑过去,就会被其他同类当成傻子。
因此,每当我看到da宗shang品的调整,我都感到高兴。这说明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身边有两个人都接了fang地产的最后yi棒。平时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精明,可还是接了最后一棒。现在他们的房子根本无法出手,降20万?没人买。降40万?自己又不愿意。不要笑他们傻,如果不是身处其中,是无法体会的。
1、炒股最重要的,是抓牛股。这需要做极为精深的分析,这方面我目前只发现两个牛人:天禄 (http://blog.eastmoney.com/zzdcl)和股市中的五星级义工张昊洋(http://blog.eastmoney.com /taibor)。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个股分析极为精深,而且一年就几篇博文,不哗众取宠。
不过,即使是他们也不能百发百中。例如天禄推荐过恒邦股份、中金黄金、南京高科、鲁信创投,南京高科就不行,因此并不能全仓。但总体的命中率非常高。以张昊洋为例,他推荐的潍柴动力、民爆行业、海通集团(但该博文被删),都很棒,尤其是潍柴动力和海通集团,超牛逼。天禄的恒邦、中金、鲁信创投,也超牛逼。
一旦抓住牛股,熊市不怕跌,牛市更上涨。天禄和张昊洋,属绝顶高手。
2、掌握大趋势也极为重要。这是很显然的。只有掌握了大趋势,才能知道哪些板块会走牛、哪些会走熊。这 方面我一直在提高,比如我刚入市时觉得钢铁股很牛,长期重仓钢铁股。幸亏跑的早,否则现在还深套。后来我明白了,钢铁股是夕阳产业。现在的地产也是夕阳产 业,所以万科、保利地产的市盈率只有12,但我认为没戏,因为前景不好。(关于房地产的分析,请看我过去的很多博文)
再如,国家07年就提出发展医疗行业。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当时布局该行业的潜力股,也很牛逼。例如鱼跃医疗,就是08年上市时买入,也赚十几倍了。所以明白板块的中长期趋势,极为重要。
掌握大趋势,还要对板块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一个板块会牛半年以上。例如09年的资源板块、2010年的酒业和医药板块,都是超牛。因此,如果即能抓住牛股,也能做大波段,按07~2010年的走势,最牛的人估计可以赚百倍。但这样的人有没有呢?即使有也很少吧,所以都需要继续提高。
当资金从几十万增加到500万以上时,我认为最佳策略是中线为王,板块优先(这也是我当初的策略,可惜没有做好)。因为你就是找到了小盘大牛股,几百上千万的杀进去,庄家估计早就吓着了,呵呵。所以资金量一大,就要改变战略。
3、对个股合理估值。涨多了跌,跌多了涨,确实非常正确,但这只是说明了现象,并非原因。到底什么价格算高?什么算低?必须做极为精深的分析才能做到,这样才能吃到鱼身。当然,还是需要仔细分析大势和个股才行。真正的高手在这方面都很牛,比如巴菲特。老巴买股票也被套过,甚至套好几年,但他坚信个股值这个价,长期拿住不断增仓,最终该来的还是来了。
在牛市,估值可以提高;而在熊市,估值就要降低。比如格力,一直高成长,但在08年也跌了70%。
所以抓牛股和板块,分析大势,做大波段(而不是小波段),是最优策略。
做到这几点,要比总是频繁做短线,盯着几天或几星期的走势,强的太多了,太多太多了。如果所有散户都这么做,大家都赚钱;而如果所有散户都去学短线,学所谓“对冲”操作,赚钱的只能是少数。所以短线高手的做法根本不具有普遍可学性,大家都去学,是害了大家。但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大家都这么做,就都赚钱。
当然,这三点都不容易。目前我也没有做到,所以不断在努力。比如天禄推荐的鲁信创投新和张昊洋推荐的海通集团,我早就知道,但不敢买。天禄对鲁信创投分析极为详尽,我也觉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敢买,这说明我的功夫还不够。
目前,我认为总体是大牛行情的起步阶段,以几百亿盘子的绩优股率先启动(比如格力),然后将轮到资源股,尤其是某些长期低估的优质资源股。往下,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
修改了很多遍还是被锌琅的删帖机制删除,没办法,写在这里:
gold、silver和oil一步三摇,说明根本没有达到bubble的顶峰。所谓顶峰,应该类似于stock的连续zhang停,或者现实中商品的越涨越买。比如1980年的gold,当时的气氛我就不描述了,大家还是重温一些详细的书或文章看看吧;或者是2001年的network stocks,大家都在嘲笑Buffet,都在用更高的价格买入network stocks。又如2010年12月份的lou市,放佛用越高的价格买到楼,就越显得自己精明一样,可能一些人没有体会,但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人,房价100万时不买,210万时兴奋地买入,放佛抓住了一生中最后的机会一样。
这些都是top的特征。
top特征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描述:飞蛾扑火。飞蛾兴奋地扑向death,感觉不到痛苦。而且谁要是没有扑过去,就会被其他同类当成傻子。
因此,每当我看到da宗shang品的调整,我都感到高兴。这说明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身边有两个人都接了fang地产的最后yi棒。平时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精明,可还是接了最后一棒。现在他们的房子根本无法出手,降20万?没人买。降40万?自己又不愿意。不要笑他们傻,如果不是身处其中,是无法体会的。
后一篇:精研牛股,中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