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百科全书(2)涉江》节选

(2015-12-15 15:55:12)
标签:

杂谈

导读: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哪里是有穷尽的呢?前男友的墓碑旁,透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我看到了未曾参与过的他的生活片段。意外的惊喜,一个陌生的领域向我打开了大门——Memorial。大数据处理和人像识别已经是不稀奇的技术,但于无形中将人的一生拍摄下来,用一个人的全部数码资料讲述他/她生前的故事,这是个涉及哲学、伦理、以及法律的问题。与其兀自辩争,不如听听别人的故事——
《中国百科全书(2)涉江》节选
 《中国百科全书(2)涉江》节选
文_夏笳
图_袋袋木

话题标签:科技伦理、互联网、社会生活、情感

问题:有谁了解iMemorial是怎么回事吗?
Lilac(四月是最残酷的一个月)
发布于20xx-04-05

很抱歉,我的问题有点儿长,它联系着我的一段真实生活经历。希望各位网友能有耐心看完。

我有一个前男友,曾经感情很好,后来我们分手了,多年没有联系。倒不是因为我有多讨厌这个人,只是分手的时候,自己生活中遇到一连串不顺的事,情绪低落,很长时间走不出来。为了把那段糟糕的日子忘掉,我删除了他的联系方式和全部聊天记录,还设置了信息屏蔽,不管是他打给我的电话,还是他在网上发布的消息,甚至朋友在聊天工具里提到他、贴与他一起的合影,我都统统听不到看不见。就这样,我慢慢开始了新生活。如今七八年时间过去,对我来说,他逐渐变成了一个偶尔闪现过脑海的、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上个星期,我去曾经与他共同生活的城市出差,约了几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一起吃饭。饭后我们去喝酒,喝到微醺时,一个朋友无意间聊起他,我才知道他竟然已不在人世了。那是半年之前,他和新婚妻子去希腊蜜月旅行,他跑到一条河里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我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心情,只隐约记得自己当时机械地问了好几遍:“真的吗?”朋友们的表情都变得尴尬,相互递着眼色。他们以为我早应该知道,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沉默片刻之后,有人聊起另一个话题,大家赶紧随声附和。我依旧坐在那儿,却感觉自己像在冰冷的水里不断往下沉,周围的光和声音变得越来越远。
我无法想象意外是如何发生的。他身体强健,喜欢运动,曾经每个星期都要去游泳馆三四次。我不止一次开玩笑说,他是海豚进化来的。
朋友提到过那条河的名字,但我没有记住。

那天晚上我喝了很多酒,回去以后吐了,吐完昏昏沉沉爬到床上去睡觉。凌晨三点多,我突然间醒来,感觉房间里黑得可怕,就把所有的灯都打开。这时候我看了一眼手机,发现已经是四月四日的凌晨了。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
我想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就上网去搜索。一开始搜不到,继而我明白过来,是因为我把他屏蔽了。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坐在酒店的床上大哭起来。
我一边哭,一边取消了对他的屏蔽。那一瞬间,感觉像是跨过了一道门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有他存在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他又分明已经不在了,只有我孤零零地活着。

黎明时分,我起来洗漱,收拾东西,去酒店餐厅里喝了一杯咖啡,退房,寄存行李,然后出门在附近的花店里买了一束白菊花,坐车去他的墓地。
四月,南方的春天已经来了。空气湿暖,道路两边开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水边长着垂柳,枝条在微风里摆动。我看到这些缤纷的色彩,感觉到的不是欢愉,而是阴冷的死亡气息。世界依旧这么美,他却不在了。
车开了很久,终于抵达墓地。这地方我曾经来过一次,他的奶奶就葬在这里。许多年前的冬天,我去他家过年,跟他家里人一起去拜祭过。那时候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独自一个人来。
他的墓在树葬区。道路两边是含苞初放的樱花,沿着山坡上去,长着一排一排笔直的树苗,在风里簌簌地拍打叶子。树下有低矮的山茶花丛,花丛中露出小小的黑色石碑。
他的墓碑在一棵柠檬树下。我想起他曾把吃剩的柠檬籽种在小花盆里,做成盆栽送给我当生日礼物。想起他曾说过,如果有一天他死了,就把他烧成一把灰埋进土里,种成一棵树,静静站在路旁看日出日落。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我在花丛中坐下,坐在他的墓碑旁边。墓碑上有他的照片,面庞如此年轻,和我记忆中的模样没什么不同。照片的下半部分被一枝山茶花挡住,我把花拨开,看见照片下面刻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还有一个小小的二维码。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内容,仿佛与这个人有关的一切都被浓缩在这个不到巴掌大的图形里。
我摸出手机,刷了一下二维码。手机里随即弹出一段音乐和一个白色界面,中间漂浮着“iMemorial”这几个字。一个柔和的语音欢迎我的到来,并问我是否愿意以真实身份访问。
我犹豫一下,选择了“是”。他不会知道我来过。就算知道,那又怎么样呢?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白色界面暗下去,像电影即将开场,伴随着如泣如诉的钢琴曲,从黑暗中慢慢浮现出了影像。

一开始我没有看明白影像所传递的信息。整个画面被分隔成大大小小好几个画格,有的画格里面是一幅照片,有的是一段视频,有的是一些文字。所有这些都以很慢的速度从上向下滚动,旧的画面消失在屏幕下方,新的从上方出现。
我盯住其中一段视频仔细看。画面上是两个人在打网球,一个是他,另一个人我不认识。摄影角度很低,像是把手机架在运动场旁边的座椅上拍摄的,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每一个步伐和动作,听到他击球时的呼喊。在视频结尾处,他向镜头方向走来,一边捡起毛巾擦汗,一边俯身将录影设备关掉。因为距离太近,他的脸显得有些变形,汗珠在他微黑的皮肤上闪着光。
另一段视频上是一个小男孩,和一只白色小狗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奔跑玩耍。那是他,我一下就认出来了,眉眼和轮廓都与长大后的样子很像。画面晃动着,摇摇摆摆追踪男孩和小狗的奔跑轨迹。画外传来笑声和说话声,听上去像他的父母。
下一段视频是他坐在一个房间里,穿着笔挺的黑色西服,打着领带,表情很严肃,甚至有几分紧张。在我印象里,他很少穿正装,这是什么重要场合?毕业典礼,工作面试,会议发言,或者……他的婚礼?镜头平稳地围绕他旋转,拍到他的背影和面前镜子里的影像。然而诡异的是,摄影师却没有出现在镜子里,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幽灵正从他背后窥视。这一幕让我浑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紧接着,他凑到镜子前面,仔细整理一下头发,然后从椅子上站起身,向着门口走去。镜头跟随他移动,就在开门的一瞬间,整个画格消失在屏幕最下方。
每一幅画格右下角都标有时间和地点,但很显然,所有这些画格的排列方式是完全无序的。仿佛一场大水冲垮了一座博物馆,原本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记忆片段掉入水中,七零八落地顺流而下,从我面前慢慢流淌过。
我坐在那里看了很久,希望看到某些特别的画面,那些我熟悉的时间和地点,那些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时不时地,我能够从陌生的影像中辨认出一些似曾相识的碎片:他住过的房子,他楼下的小区,他喜欢戴的一条围巾,他的车,他的同学和朋友……这其中,我看到了一张只有我们两人的合影:两个人穿着白色T恤和短裤,盘腿坐在地上,对着镜头傻笑。镜头机位很低,显得构图有一点奇怪。我想起来,那是一次旅行途中在火车上自拍的照片,我们没有买到座位票,只能在餐车的角落里席地而坐。照片中的两张面孔都显得那么年轻,那么无忧无虑。
除此之外,几乎再看不到与我有关的影像,也许是他删掉了,也许我们在一起拍的照片本来就不多——我们都不是很喜欢拍照的人。但那时候我想到的是,原来自己在他生命之河中,不过是个匆匆过客,连个影子都没留下。


投票地址:http://app.askform.cn/2575640001.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