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人赵普走从政路线可超越王志张政大哥
标签:
电视雪灾主持人音系赵普新疆杂谈 |
(赵普 百度近照)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是一颗从最基层升起的明星,他对事业的执着,主持风格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让广大观众对其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与共鸣。5·12的泪水感动了国人,也体现了他的坚毅,还有他丰富的知识,给国人领悟了他自学的乐趣。
他的经历就是财富,也是他未来走从政路线的最好认知。
他是一名70后,未来的前程似锦,只要他不断地进取,丰富自己的阅历,他的走从政足足可以超越王志和张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请看笔者转载的相关链接:
每天早上7点打开电视机,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中,朝气蓬勃的新闻主播赵普就以健康、清新、亲和的主持风格,牢牢吸引了中国亿万电视观众的目光。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位中国顶级电视媒体的新闻主播,曾经只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保安!
1971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赵普读初中时,他的姐姐和哥哥都想结婚,可家里却穷得连一张新床都难以置办。懂事的赵普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参军去!他慷慨激昂地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理由:“我去参军,既可以为家里节省学费,又能在部队得到锻炼,还能为家里争得荣誉,复员后没准还能找到工作,是一举四得呢!”
就这样,1987年12月,16岁的赵普离开家乡,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在新兵连的联欢晚会上,他表演了诗朗诵。在场所有官兵都被他饱含真情的表演打动了。新兵连训练一结束,他就被分配到连队广播室当了广播员。为了做好广播员的工作,赵普每天晚7点总会准时守在电视机旁,从头到尾仔细揣摩《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暗暗发誓以后要成为一个像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然而,1990年3月,赵普退伍后,却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省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要强的他想: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埋在地下与一块石头又有什么两样?只有朝理想不断努力,有一天机会降临时才会被伯乐发现。
从此,每个月几百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用来买有关主持艺术的书籍。
为了练好普通话,咬准每一个字音,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将《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满6页,折成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练习。为了练好形象和表情,他又专门从书店里搜集一些印有电视主持人形象的挂历,贴在镜子旁边,对照着模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赵普的普通话就已练得炉火纯青,就连当初曾笑话过他的同事,也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普通话说得顺溜。
不久,机会真的降临了。1991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虽然,气象播报员只有短短3分钟的出镜时间,而且还只是一个每月只拿200元劳务费的临时工,但赵普还是决定试一试。
他向气象台主管人事的领导,递上自己的简历。然而,那位领导只是草草地扫了一眼,便丢还给他,面无表情地说:“招聘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看到对方如此怠慢,赵普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机会。
于是,他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诚恳地说:“虽然我没上过大学,但我学习了很长时间的主持艺术,恳请您给我一个机会。”
这位领导听赵普的确吐字清晰准确,又经不住他苦苦请求,最终同意让他试一试。经过考核,赵普的综合素质竟远远超过其他竞争者,应聘成功了!
谁能想到,赵普并不满足当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而是想以此做敲门砖,最终成为正式而且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因此,为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播音主持的知识,赵普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自学考试。从此,他一边当好体育馆保安,一边抽时间做好临时气象播报员,一边自学,每天都忙忙碌碌。
然而,这样准备了近3年,正当他蓄势待发时,一连串的打击突然向他袭来—1994年11月,赵普的父亲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3个月后,他又意外地接到了体育馆“不再续聘”的通知!
接连遭受丧父和下岗的双重打击,24岁的赵普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下岗后的赵普立即开始在合肥找工作。然而,整整两个月过去了,他连当搬运工的活儿都没找到。
最终他只好拿出了仅有的2000元积蓄,加盟了一个同学的服装摊位,卖服装。
从此,赵普可谓是身兼数职,为了谋生而不得不放弃自学考试。白天,他是服装小店的伙计,为了淘到物美价廉的货物,他必须凌晨赶往千里之遥的武汉市汉正街,与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淘出新货,并且在天黑前赶回合肥;而夜晚,他则是衣着光鲜的临时气象播报员。
虽然服装小店在赵普和同学的精心打理下,生意越来越红火,但每天巨大的失落感却使得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一种想要成为真正主持人的渴望,仍然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内心。
恰在这时,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干部专修班正在全国招生。这个消息就像一支强心针,扎在了他那梦想“休克”了几个月的心间。他毅然决定报考。但他从招生简章中得知,北广播音系属艺术专业,既要考文化课又要考专业课。文化课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专业课则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
此时已是1995年6月,离文化课考试只剩下4个月了,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完整整3年的高中课程吗?
朋友们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赵普想:是男人就要像上战场那样去战斗,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为此,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早上5点到子夜一点,所有的时间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即使是上厕所,他也要带上英语单词书,后来索性到一所中学的高三班插班学习。1996年2月,只有初中文凭的他终于接到了北广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
1996年9月,赵普拿着退出服装店得到的8000元钱,来到了北京。不同于别的公派来参加学习的同学,下岗后的赵普必须在学习之余打工,挣够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赵普只能在离学校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小的地下室住下。
随后,赵普开始四处寻找兼职打工的机会。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活儿。想到自己曾经学过篆刻,赵普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地下通道里摆起了印章摊……
后来学校老师得知赵普是在一边上学一边挣学费后,为赵普争取到了一个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机会,使赵普每月都能有450元的助学工资。
转眼半年的学习过去了,1996年底,学院开始鼓励干修班的学生外出实习。赵普通过114台查询各家电视台的电话,然后挨家询问:“我是北广播音系的学生,你们那儿能接收我去实习吗?”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查询,赵普意外地获悉北京电枧台正在招聘节目主持人。他立刻带上自己的资料跑去应聘。北京电视台的领导看了他的资料和临场表现后,最终同意给他3个月的试用期。
为了尽早展现个人的主持才能,赵普进台第三天,就主动请缨出镜。但台里只是让他配音。赵普心想:这样长期坐冷板凳,哪里能通过展示自己才能从而留下来呢?必须去寻找机会。当时春节将近,台里一片忙碌景象。赵普觉得越忙越可能出现缺人的情况,便打电话告诉母亲,他春节不回家了……那些天,他日夜守在录播室里,遇到同事们出镜,他就一个声调、一个表情、一段串词细细地揣摩。录制节目的空闲,他就捧着有关主持的专业书籍苦读。
赵普的苦心没有白费。1997年2月12日,大年初六,台里提前录制的一档迎新春的节目,需要一个外景主持人补录一些外景。可是这时台里正式的主持人不是正在录制其他的节目,就是回家过春节还没回来。赵普立刻提出申请,制片人同意后,他扛起摄像机,就冲出了门外,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外景任务。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一致好评。台里另一个制片人在看过这期节目后,竟主动找到赵普,点名要他主持自己负责的《财经报道》节目。
1997年底,赵普又被选中做《热线律师》的主持人。自此,他开始频频出现在台里的“新闻播音排班表”上,逐渐在台里站稳了脚跟。终于,北京电视台正式与他签订了聘用合同,他真正实现当主持人的梦想了!
到了2001年,赵普已经不满足只做一个单纯的主持人。他觉得,主持人只是负责一个点的工作,而制片人则是负责一个面的工作。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从一个制片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在非常紧张的主持工作中,挤出时间,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进修制片专业。
2005年7月,通过4年的刻苦学习,赵普不仅拿到了制片专业的本科学位,而且因为从制片人的角度思考和主持节目,他的主持效果更好了,先后领衔近20档节目,并获得了中国第六届金话筒奖提名。
虽然早已成为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类型跨度最大的主持人,赵普居然又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专业硕士,还制定了新的目标:闯进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国顶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2006年初,恰逢中央电视台举办“魅力新搭档”比赛,赵普出人意料地拿着材料去报了名。经过40多天的比赛,赵普从千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三名,果真冲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出色的新闻主播之一。
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体育馆保安,到中国顶级电视媒体的新闻主播,赵普的经历告诉人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前一级台阶踩牢,后一级台阶才会再踩在脚下;对每一次擦肩的机遇都不是观望,而是毫不畏缩地抓牢,才会赢得最大的成功!追逐梦想的朋友们,赵普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王志
2008年10月24日,王志走马上任。同年11月5日,丽江市下发了市政府领导分工的通知,身为副市长的王志“负责招商引资、审计、政策研究和法制工作;协助分管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分管市招商引资办公室、市审计局、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从此之后,这个关注度很高的央视名嘴就销声匿迹了近一年的时间,而就在他挂职任期将满,公众对他接下来何去何从充满好奇之时,王志再一次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中。
(张政
时隔一年,张政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转任阿勒泰地委委员、副书记。对于张政出任阿勒泰地委副书记的报道始于今年3月。记者在网上查看有关张政的消息时发现,早在今年的1月,张政已经以勒泰地委副书记的身份在当地开展工作。张政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表示,“我已经在阿勒泰地区工作三个月了。是去年12月任职的。”
自去年入冬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罕见雪灾。据中国消防在线网站报道,1月17日下午,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张政,赶往消防支队,看望坚守在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的消防官兵。2010年1月25日,天山网一则消息指出,分管阿勒泰地区宣传工作的地委副书记张政,一直奋战在救灾一线。据阿勒泰地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雪灾发生后,阿勒泰市及各县的气温多在-30℃以下,环境非常艰苦,雪灾发生后张政经常在雪灾一线一忙就是一天,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
有记者曾在采访中问起张政,从主持人转型做行政工作的最大感悟,张政说,“在一线工作这些年,我感受最深的是,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到新疆一线来工作。到了一线工作,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该多大,才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昔日的优秀主持人,今日的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张政的确用一种新的形态实现着自己的官途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