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凭什么花钱让富豪老总赴清华学习?
(2011-03-23 23:11:48)
标签:
安徽无为政府花钱富豪老总清华学习纳税人税收杂谈 |
分类: 社会透视窗 |
政府凭什么花钱让富豪老总赴清华学习?
文/阿东
核心提示: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安徽无为县政府花费30万元,让43名电缆企业老总去清华大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政府花钱送企业老总去培训,笔者不禁要问,这钱是谁的?政府凭什么可以花钱送富商老总去清华充电?
今天在浏览新闻时,无意中背新华的网的一篇《安徽无为县花30万让富豪老总赴清华学习引争议 》的报道吸引注了眼球,于是不禁就打开了链接仔细的看了这篇报道。看完了,我不禁要想,政府的钱是从哪来的?政府又凭什么动可以用这笔钱去资助富商老总去清华学习?
首先,我们知道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是来自税收,也就是说这30万基本上是来当地全体纳税人的。既然是全体纳税人的钱,政府凭什么拍板由政府掏钱,让43名电缆企业的老总去清华大学充电?既然是属于全体纳税人的,政府在做决策时,怎么就没想到问问纳税人是不是同意?我想答案是明显的。这样的财政支出显然极其缺乏合理性,大多数民众大概都不会同意这样的决定的。
政府的钱是取之于人民,理应还要用之于民。这是我们中学政治上就学到的知识,难道对于一县的父母官们会不知道吗?要说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你根本不配做这个官了。不是吗?何况也就一个为期6天的培训班,效果怎样也未知,就要花费30万的财政支出。笔者实在是有所不解,难道又是政府的一次作秀?
笔者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那43位老总凭啥会让县政府的领导们如此青睐。他们和普通的纳税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他们每年给当地的政府纳的税要多一点。可仅凭比一般的纳税人多纳点税就可以享受如此好的待遇吗?那么,笔者相信当地肯定还有比这43家纳税更多的企业,那么其他的企业老总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呢?这不得不让笔者联想到政府和一些企业之间的“猫腻”了!不是吗?
政府手里攥着全体纳税人的钱,怎么才可以让他还子于民呢?只要我们的政府官员心里多多想想百姓就不难发现,我们把这些钱投入到到民生工程中不好吗?再想想那些农村的贫困户,他们难道不比那些富商更需要这些钱吗?可是,我们政府常常会怎么做的呢?为了他们眼中的政绩,不惜巨额花费纳税人的钱进行一些无效的投资。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很多失败的投资都是由于政府官员的一些过失或是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给我们广大的群众到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在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纳税人是不知道他们的纳的税哪里去了。在一些西方国家,一般民众也会交税,但他们对他们所叫的税是有知情权的,他们知道他们所交的钱跑到了哪里去了。可中国呢?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政府官员说,我们要和国际接轨,为什么这个就不和接轨了?而且,中国的一些官员心中可能还存在这样的想法,政府花钱给办一些民生问题是在给老百姓恩赐。殊不知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不乏一些官员心里面想的是只有自己的政绩、官路、和利益!遇到这样的官员,也实在是中国民众的悲哀了!
最后,还不得不说说那43位“富商”。所谓“富商”即富甲一方!富商想要充电,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效率,应该是好事。可既然是富商,为什么还要“公费”学习呢?富商们还在乎这区区三十万吗?把这30万生下来,让政府办一些其他的民生或是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工程不是更好吗?这同时也是对你们各自企业形象的提升,不好吗?
总之,笔者认为,政府花费30万去给富商去学习实在是很不合理!更重要的是政府凭什么可以这样花全体百姓纳税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