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婆媳关系相敬如宾小秘诀 |
分类: 婚姻家庭 |
作为儿媳,我也不可避免的陷入这种关系之中,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和婆婆的关系虽然没有像母女一般亲密无间,但也相处得十分融洽。仔细想想,搞好婆媳关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就来说说自己的小秘诀吧!
秘诀一:性格温和
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的性格温和,很少见到我生气,更难看到和别人吵架的情景,而婆婆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在与婆婆相处时,我们婆媳之间从来未起过面对面的冲突。也就是说,我和婆婆的性格决定了我们之间是不会出现大吵大闹的情景的。
秘诀二:主动帮婆婆分担些家务
婆婆是很典型的“贤妻良母”,从嫁到公公家开始,就不断地为公公一家操持家务。公公是长子,当时公婆结婚时,下面还有几个弟弟需要照顾,而婆婆的婆婆(呵呵,有些拗口哦)则是非常传统的旧式女子,家教很严,里里外外的家务活全都要婆婆来做,在这种情况下,公公是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也不肯做的。自从我怀孕5个月和我们住在一起后,刚开始婆婆依然是一个人忙前忙后,如果我有时间且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就会帮助婆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我挺着大肚子也在帮忙,老公和公公也觉得过意不去,于是纷纷开始主动地分担些家务,现在,公公每天都会帮着带孩子,洗衣做饭,因此婆婆对我很是感激。
秘诀三:凡事多为婆婆着想
因为婆婆的父母去世得比较早,她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妹妹出来找事做,在生产队里剥过玉米,帮工厂装过车,做过小生意,做过很多脏活累活,因此婆婆的童年包括少年生活很是艰辛,因为家境贫寒,婆婆也没有读过书,直到和公公结婚后才学着认了一些字,所以婆婆有时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于是在老公和公公面前经常会有些抬不起头。了解了婆婆的经历,一方面对婆婆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也很敬佩婆婆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觉得婆婆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女人,因而在家里出现争执时,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都会站在婆婆一边,帮着她说话,有时老公都说我“胳膊肘往外拐”,说我们婆媳合起伙来“欺负”他,呵呵。
秘诀四:忍一忍,海阔天空
由于两代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矛盾是一定会有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在育儿方面,更是经常和婆婆出现分歧,有时也觉得有些不愉快,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都会尽量先解释,实在解释不通就忍过去。比如在月子里,医生说传统的喝老母鸡汤其实是不科学的,应该喝公鸡汤,利于乳汁分泌,可婆婆丝毫不以为然,还说上海的医院就和她们老家的做法不一样,说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怎么一下子就不好呢。本来想多讲些道理给她,可想到老人家也是为我好,而且以前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于是就随她去了。有时候虽然当时不太舒服,可忍过去风平浪静后,觉得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秘诀五:让老公充当沟通的“桥梁”
对于一些原则问题,比如说育儿的方法,明知道婆婆的方法是错误的或者是存在问题的,但我绝不会直接对婆婆说,而是“派”老公去充当“桥梁”,因为本来婆婆可能就对我们的方法有意见,如果太直接,老人家会很难接受,而若从她“心爱”的儿子嘴里说出,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而且这样也能避免出现直接的冲突。
秘诀六:适当的时候用礼物表达感谢之情
逢年过节、生日或者纪念日什么的,我都会给婆婆买些小礼物,表表心意。在一起住的两年多,我给婆婆买过花、衣服、保健品等等,婆婆的腰不太好,稍微累一些就会腰疼,我给她买了一台腰部按摩器,效果还不错,老人家高兴地不得了,逢人就夸我,说我如何如何懂事,什么事都想着她。其实这样也花不了多少钱,但老人家却非常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虽说和婆婆之间不能像和妈妈一样无话不谈,但只要放低对婆婆的标准和要求,不事事求理解,多站在婆婆的立场上换位思考,适当的时候花些小心思,我相信,每个识大体的儿媳都能做得很好,获得良好的婆媳关系也就不再是难事啦!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