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未来是巢穴社会

(2015-01-15 17:33:45)
标签:

杂谈

我们的未来是巢穴社会

文/ 向小田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五十或者一百年后,人类主要分布在地球上几个超级城市。这些城市拥有非常发达的基础设施系统,核电供应着全城的能源。这些城市大多人口在两千万以上,摩天大楼林立,出行采用轨道交通或者低空飞行工具。在这些城市之外,还分布着若干个人口在五百万以上的“城镇”,它们在未来社会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卫星城。除了这些人类居住的城市或城镇之外,地球的其他地方则分布了广袤的农田或原始森林,这些地方人迹罕至,间或有数十号农村工作人员乘坐小型飞行器来往。

也许你觉得这是某部科幻片的场景,但是,我却觉得很可能就是如此。启发我如此思考的,是不久前日本内阁府统计局的一份关于未来人口的预测。该机构通过模型预测,到2110年,日本将成为一个人口不到5000万的国家。这是什么概念?目前日本人口是1.3亿,人口减少一半恐怕将极大地改变这个国家的生态。5000万人口不多,也就相当于北京加上上海。考虑到目前东京圈(包括崎玉和千叶)的总人口大约在3600万,还有持续不断的净流入,到那个时候也许日本超过80%的人口都居住在东京圈也未必不可能。这样来说的话,超级都市圈吸引了全国的人口,其他地方沦为荒芜人烟的偏远郊区,也就不为过了。

不仅日本如此,韩国、中国、台湾,也都不能例外。韩国目前全国有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尔首都圈,台湾则有一半的人口居住以台北为首的五个都市。就中国而言,许多省份都在面临着人口流失。比如安徽,其户籍人口有十分之一在外省市居住,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该省净流失人口高达890万!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这些都是人口流失严重的几个省份。而他们流入的地方,无外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这三大都市圈。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研究一下自己所在省份,无论是中国任何一个省份,或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韩国、或者相当于若干个省的日本、或者中国这个超级大国本身,小的样本和大的样本都在表现出同样的规律——那就是人口越来越向区域的中心城市集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县城,县城迁移到地级市市区,全省集中到省会,全国集中到几个超级大城市,实际上都是同构的。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为什么最终形成的是超级都市,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小城市,经济学上有许多理论,其中就包括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理论。由于涉及到许多学术问题,本文在这里不作讨论。作为最通俗的逻辑,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四点:1)城市是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规模化在保持较高生活水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活成本;2)城市反应了人最原始的群居本能;3)城市是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分工的产物;4)超级城市也许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最好的文明载体。

如果真的如本文开头所想象的,从上帝视角看,人类在地球上所居住的,不过是寥寥可数的几个超级都市圈,就相当于地球上几个巢穴而已。我认为用巢穴社会来描述这个未来,可能更加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