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化学教学设计构思22例》读后感

(2020-04-09 11:51:12)

        (本文转载于网络 微信群,特此向作者致谢!)

       如何编写出一个好的教案,是让我头痛的一件事。读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再看看周围老师或者网络上的教案,对照教学设计一类的理论书籍的论述,搞得一头雾水,还是编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教案。迷迷糊糊过了几年,觉得教案也就是按课本教学内容顺序分点编写的教学程序,课上可以按程序走。多数常态课,教学内容一样的,教案也都雷同。课上的好坏,都在教师的口才和表演能力。有些老师口才好,体态语言丰富,善于与学生沟通,经验老道,“演出”效果好。有的老师笨嘴掘舌,“演出”效果就差。因此,年轻、伶牙俐齿、有表演天分的年轻女教师常常是优质公开课、示范课的得奖者。久而久之,就习惯于从网络或教学参考书重找个教学过程记录详细的教案,照搬照教,轻松省事的应付。不必为如何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策略、方法去伤脑筋。

       去年底,买了一本《化学教学设计构思22例》,原想可以从中找到可以搬用的教案,粗粗翻阅之后,发现22篇教案没有按照通常教案的编写要求和格式,完整地呈现教学设计过程,难以照搬。和教研组老师讨论后,在老教师的帮助下,重新认真慢慢地读下去,才发现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看法是很片面的。也才体会到作者在书本前言说的一段话的深刻涵义:“堂教学设计的构思、教学设计的思路,决定了教学设计的方向和总体框架,显示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践行课程标准的态度,也显示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把握是否得当。”“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构思是研究、评价教学设计的关键,也是学习、借鉴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几年来,我到处找自己满意的教案,目的只在于搬用,而不是为了研究、学习、借鉴。没有或者很少去思考如何依据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照课程标准去解读和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所以搬用多年别人的教案,仍然有弄清楚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该书编写的22个教学案例,既有初中化学,也有高中化学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有新授课的、也有单元复习课和总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包括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化学实验方法、科学探究、运用化学计算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等能力的培养。各篇案例分“教学内容简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设计探讨”五个大点。,不仅揭示了教学设计的思路,还在“教学设计组织”中用“教学流程”“学习活动”“讲授要点”三个栏目呈现课堂教学的构思、设计的基本框架。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与“讲授要点”结合起来,反映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关系,说明“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指导者”。

通过精读和思考,我理解了潘老师(他是正高)为什么说这是一本少见的好书。确实,这本书可以很好帮助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理解课本的编写意图,用正确的教学思想、理念,选择教学素材、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确实有非常大的启发帮助。今年我恰好上高三,化学复习课如何上,有畏难情绪。几篇复习可设计的构思和讨论,让我忽然开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