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石墨插层化合物试题的一些看法

(2012-04-21 15:19:15)
标签:

石墨插层化合物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试题

杂谈

分类: 教学探索

    石墨插层化合物早在1841年就发现了,到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它的研究和应用出现了新面貌。科学家们正在更深入的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关于石墨插层化合物试题的一些看法 

    近几年来,一些高中化学复习练习和模拟试题的编写者,密切联系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也以有关石墨插层化合物为素 材来命制试题。

     例如:               

   (1)将石墨置于熔融的钾或气态钾中,石墨会吸收钾而形

成称为钾石墨的物质,其组成是 C8K、C24K、C36K、C48K和C60K。

在钾石墨中,钾原子把价电子交给石墨层,但在遇到与金属钾

易反应的其他物质时还会收回。在钾石墨中,钾元素处于石墨

层中间,因而石墨层之间被胀大,层间的距离增加。下列对钾

石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钾石墨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B.钾石墨导电性比石墨强
    C.钾石墨与水相遇不发生任何反应  D.题干所举出的5种钾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

   (2)石墨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在层与层之间嵌入金属K原子,能形成石墨夹层离子化合物(KC8),KC8固态时也能导电,导电的粒子是              

   (3)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通过合作,已成功研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石墨夹层离子化合物。将石墨置于熔融的钾或气态的钾中,石墨吸收钾而形成称为钾石墨的物质,其组成可以是C8K、Cl2K、C24K、C36K、C48K、C60K等等。在钾石墨中,钾原子把价电子交给石墨层,但在遇到与金属钾易反应的其他物质时还会收回。下列有关钾石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题干中所举出的6种钾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

    B.若某钾石墨的原于分布如图①所示,则它所表示的是C24K

    c.若某钾石墨的原予分布如图②所示,则它所表示的是Cl2K

D,另有一种灰色的钾石墨C32K,其中K的分布也类似图中的中心六边形,则最近两个K原子之间的距离为石墨键长的4√3倍

  (4)将石墨和硫酸、硝酸混合物共热,形成一种“石墨的酸式硫酸盐”,石墨平面层被部分氧化,平均每24个碳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形成[C24]HSO4,酸式硫酸根则嵌在石墨平面层之间.

   问:1.石墨酸式硫酸盐的导电能力比石墨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2.若在石墨层间充入碱金属单质,其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5)将石墨和硫酸、硝酸混合物共热,形成一种“石墨的酸式硫酸盐”,石墨平面层被部分氧化,平均每24个碳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形成[C24]HSO4,酸式硫酸根则嵌在石墨平面层之间。问:

      1.石墨酸式硫酸盐的导电能力比石墨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2.若在石墨层间充入碱金属单质,其导电能力如何变化?
    这些试题情景和设问,涉及的一些有关石墨插层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内容(其中一些题在描述和设问中存在一些问题,这里不讨论)。不少高三学生一些老师都觉得难于解答。

    石墨插层化合物结构和性质较为复杂。只从高中化学所学习的简单化学知识来理解、描述更为困难。编制以石墨插层化合物的试题需要考虑怎样选择素材,怎样设问,才能切合中学化学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否则对中学化学教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查阅一些资料可以得到一些我们可以理解的粗浅介绍:石墨晶体中,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3个C原子形成等距离的3个σ键,构成六角平面的平面网状结构。这些网状结构而层中中每个C原子剩余1个垂直于该平面、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互相叠加,同一层中p轨道上的一个单电子形成离域π键,这些离域键上的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使石墨具有优良的层向导电性。各层中C原子的距离为141.8pm,层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较弱,使石墨容易沿着与层平行的方向滑动,裂开,具有润滑性。

    许多分子和离子(如碱金属、某些氯化物、稀土、卤素、强酸)能渗入石墨层间形成嵌入化合物(也称插层化合物)。例如,在惰性气体氛围的保护下,用过量熔融态的金属钾处理石墨粉,钾插入石墨层间,形成石墨插层化合物KC8。在这种化合物中,钾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电子进入石墨层,使石墨层带负电它们间形成离子键作用力。从结构上说,钾插入石墨层间,石墨片层和π电子体系不变,但由于钾阳离子和带负电的石墨层中有了离子键作用力,使原来相邻的石墨层的相对位置(以ABAB…形式错开)发生了变化,处于相互平行的位置。

    KC8是青铜色顺磁性化合物。在空气中可燃烧,是强还原剂,具有超导性(超导转变温度为0.14K),KC12和纯水反应,转化为石墨、放出氢气、生成氢氧化钾溶液。KC8受热分解可转化为KC12、KC24 、KC36等。

    从上述粗浅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KC8具有超结构,其中存在钾例子,但不存在C8-阴离子,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高中化学介绍的离子化合物,不能把它等同典型的离子晶体。该化合物中也不存在金属钾。要在中学生可理解的范围内,选择有关石墨插层化合物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使所介绍的知识科学性正确、易于为中学生所理解,并不容易;要求中学生,运用非常基础的有关石墨和4类晶体的知识来解答石墨插层化合物的结构和导电性问题,也具有很大的难度。

    例如,该怎样理解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导电性?有人认为石墨插层化合物导电性可能减弱,因为大π键的整体性破坏了,并且出现两类载流子(离域键上可以在整个石墨层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的电和钾离子)共存一体的混合体系,两者因静电作用,相互牵制。一些高等无机教材上说碱金属作夹层时,导电性比纯石墨增加不多,而电子受体---即能结合电子的物质---作夹层时,导电性要比纯石墨大得多,如SbF5夹入导电性是纯石墨40倍,纯铜1.5倍.溴夹入时导电率是8.3 ,钾只有4.0。在高中化学中除介绍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电解质在熔融态或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外,在《物质结构基础》模块中还介绍石墨晶体中片层中大π键的p轨道可以在石墨层内运动,当对石墨施加电场时可以沿电场方向移动,具有导电性。要求中学生从这些简单知识出发,判断KC8导电粒子是自由电子,是否适合?要求过高,让学生用有限的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学生在题意理解和问题解答中,只能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对他们的学习是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