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碗里的米

(2010-11-13 13:09:18)
标签:

教师

工资

米饭

校园

分类: 时评书评影视评

碗里的米

 

这几天新闻披露了全国各省的教师工资,几多欢喜几多愁,恰似一江污水从金沙江上游经过多个城市的再次污染流到扬子江的出海口。其实,就教师这个行业,一直就是纠缠不清,混乱不堪,良莠不齐,让你我都深感不安。

 

其实也没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教师不过就是一个饭碗,只不过有的碗装的米粒,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差,有的一般,有的好,有的米粒陈了多年年从仓库搜出来的,有的米粒刚从碾米机里出来的,有汉江流域的,有鄱阳湖畔的,米粒千差万别,不能怪哥,也不能怪米。

 

而饭碗呢,有铁的,有铝的,有铜的,有金的,有陶制的,有瓷器的,有塑料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的,有椭圆的,有深的,有浅的。所以呢,装得多与少,也很大程度上是有碗的容量决定的,当然碗的质量也要考虑,太次的,哪怕是金属质料做的,也很有可能摔成凹凸不平的。

 

所以,就不要那么感慨万千,其实很多的感慨都是我们一厢情愿造成的。

 

比如持这个碗的人,低俗的说法叫教书匠,通俗的说法叫教师,高雅的说法叫人类灵魂工程师,以前确有神话,那是在公元前N年的精卫夸父大禹黄帝后羿女娲和中世纪前的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现在尽是废话,那是多年流毒遗留下来的所谓教育实则为教狱的轻则心理变态重则人格分裂的教育砖家。

 

其实,我一直都认为紧握这个碗的人,心地善良,人品素质高,才高即使没有八斗,也有两三抖,也好让地球为之抖一抖,正如龚自珍很大气的我劝天公重抖擞。可往往很多时候,想象归想象,现实归现实,就好比书上说我们科学地摄取多少营养,可残酷的现实很少让你摄取这么多,不会被毒死就相当幸运了。所以,理论上教师是神圣的无敌的,实际上又是悲哀的。

 

不知有多少持这碗的教师们,都是社会上混不下去的人(少数热爱教育事业的人除外),没折了活不下去了又不愿意去富士康了,就带着无限悲伤满腹牢骚来到学校从事教书,加上自己的肚子里的墨水就少,就照本宣科,误人子弟,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一旦学生没学好,上课爱睡觉,就大发脾气,小则教诲和批评,重则谩骂和脚踢,坏话被学生传出去了,坏事被领导知道被扣工资了,出门被学生家长吼了,最后发工资的时候又嫌少,更没心情来教书,更多是敷衍了事。

 

他们总认为自己碗里的都不够吃,怎么还有心情来管学生们有没吃饱,有没吃好,是啊,连自己碗里的米粒都少,米粒都可能是陈年老米,怎么好意思说呢。管不了那么多了,只顾着自己煮着吃,甚至还带有沉积多年的怨气与仇恨。可惜无辜的是那些学生,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的,天真活泼,天马行空,天天想玩的孩子们,早早地背负起一个巴掌打了一个学生而阴影扩散到那个班级的所有人的重负,更不用说沉沉的书包了。

 

当然也有不少米粒多,且米质好,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吃,那是分享粮食的快乐,来自米粒本身,也来自精神食粮,可这样持碗的人,多么?环顾宇内,不,偌大的中国,几人哉?

 

教书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行业,一方面它神圣无比,被称作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另一方面,它又是很多人最看不起的行业;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德智体美劳全面兼有之,另一方面,它又是很多无德无能之辈甚至流氓混迹其中;一方面是工资低待遇差的回收站,另一方面它又是远离世俗之地清高……哦,卖糕的,还送送红包,不送却又……真纠结……啥世道,这是……

 

还是那千差万别品种奇多的米,还是风格迥异质量不一的碗,而我想问的是,是这米多米少米差米好重要还是碗大碗小碗深碗浅更好,还是米碗都要好,还是……我靠,我不吃米饭了,我改吃兰州拉面,碗不用自己买,面还是小麦做的,手艺还是远自西部兰州的正宗手艺,想吃素的点素的,想吃牛肉的点个牛肉的,番茄炒蛋就点番茄炒蛋的,至少吃完后不会蛋疼,不用担心影响到一批批的饿得要吃饭的孩子而深感愧疚与不安。

 

我改变不了米和碗,至少我可以改吃面。可又有个疑虑:当我想吃面的时候,往往面价也涨了……

 

新闻链接:http://edu.163.com/10/1111/10/6L72BCO300293KT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