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62f140afx841d6059a0ff&690&690
周末,应朋友邀请,去一位制茶企业。一到公司,看到门口“联邦调茶局”的广告牌,不禁哑然失笑,一下子被这富有创意的广告词折服了。公司是从事种茶制茶的企业,老总是台商。寒喧后,我们的话题马上转到那个广告词。老总笑笑说,这个“联邦调茶局”确实是从“联邦调查局”得到灵感的,但是我这个“调”,应读为“tiáo”而不是“diào”,这是公司的奋斗目标,就是不仅要把茶叶的种植、制作调节到局限,更重要的是品茶论道,调整心态,调节心境,让人暂时忘却荣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听了老总的一席话,我才清楚,原来这创意广告并不单纯是吸人眼球,而是赋与了它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追求。
老总拿出了三泡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和武夷岩茶,泡起了“工夫茶”。所谓的“工夫茶”,就是一种泡茶方法,兴起于福建闽南、广东潮汕、台湾等地,并逐步盛行全国,成为一种茶道。“工夫茶”分为八道:一是白鹤沐浴(洗杯);二是入宫(放茶);三是悬壶高冲(冲茶);四是春风拂面(刮泡沫);五是关公巡城(倒茶);六是韩信点兵(点茶,就是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七是鉴尝汤色(看茶);八是品啜甘霖(喝茶)。明朝才子徐文长曾这样描述品茶的绝妙画面:“茶宜精舍,云林,竹灶,文人雅士,寒宵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鲜绿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竹里飘烟。”茶香袅袅飘漾,心情舒缓起伏,这样的境界就是神仙也羡慕。
乌龙茶是茶中的男人,这从它的生长、制作等特点可以品出:就茶类而言,绿茶是不发酵茶,清秀温和,宛若温柔的女子。乌龙茶则是半发酵茶,醇厚甘涩,如血性男儿;就制作过程而言,乌龙茶是“炒焙兼施,既炒且焙,焙之以烈其气,汰之以存其精力”。这制茶过程中既锻炼茶气魄,又要保存其实力,是不是像锻造一个“好男人”的过程?就生长条件而言,乌龙茶生长在贫瘠的高山上,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林清玄老师把“茶”拆成“艹”“人”“木”三个部分,取意人在草木间,处于草木之间的人应该是尽得草木的平常姿态,汲取草木的朴实品格,实实在在地扎根土壤。这乌龙茶就像务实、平凡而坚忍的男人;就茶的冲泡而言,泡乌龙茶的水温度要高,茶叶要在沸水中煎熬,冲泡出来的茶才会清香有味。正如于丹老师所说的,“有的人的就像一包干茶叶,在社会这锅开水中,越受煎熬,它越舒展,越饱满,时间一长,茶香更为浓郁,水的煎熬反而成了一种成全”。这沸水冲沏的酽茶,正如饱经风霜的的男人;就乌龙茶的味道而言,虽不如花茶的芳香、绿茶的清香、普洱茶的甘滑,却醇厚甘涩,让人回味。清代诗人袁枚,喜龙井茶,对乌龙茶则是“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药”,但一次游武夷,“僧道献茶,先嗅其香,再试其味,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乌龙茶正是一个有内涵的男人,唯有用心去品味方能知晓。
一壶茶功夫,已是残阳如血,望着袅袅升起的热气,闻着淡淡飘起的茶香,脑海里浮现出了一首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樵夫古道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清茶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