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块二自测答案

(2013-06-06 23:11:00)
标签:

能力水平

前期

模块

情况

习者

分类: 国培中级培训学习

1

分数: 10/10

下列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既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稳定的、相似的特征,也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b. 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因素

 

c. 需要分析的学习者特征主要包括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

 

d. 对于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验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0/10。

Question 2

分数: 10/10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

 

b.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 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

 

d.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0/10。

3 分数: --/20

您认为学习者特征分析应分析哪些主要特征?对于不同的特征,各有怎样的分析方法?

答:有五种1、起点能力水平2、认知结构分析3、学习态度分析4、学习动机分析5、学习风格分析

1、起点能力水平分析:

对学习者起点能力水平的分析多采用测验的方式,起点能力分析分为预备能力分析和目标能力分析。

预备能力分析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根据经验先在学习内容分析图上设定一个教学起点,将该起点以下的知识技能作为预备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编写预测题,从而实现对预备能力的预估。

目标能力分析方法:可以直接使用期终考试题在学程开始之前就对整个学程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一并进行预测。

2、认知结构分析: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是三个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分析,主要就是确定学习者的这三个认知结构变量特性。

(1)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分析

分析方法:对于当前所学的新观念(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来说,有可能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通常有以下三种关系: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并列组合关系。

(2)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分析

分析方法: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的新概念之间属于类属关系,那么,由于类属关系就是上下位关系——原有概念为上位,新概念为下位,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无需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已经泾渭分明,清晰可辨了;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新概念之间属于总括关系,那么,由于总括关系实际上是“下上位关系” ——原有概念为下位,新概念为上位,所以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清晰可辨的;如果可利用的原有概念与当前所学新概念之间属于并列组合关系,这时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就要作比较深入的分析对比,在努力寻找它们共同(或相关)属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相区别的属性。

(3)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分析

分析方法:一般说来,若能找到和新观念具有类属关系或总括关系的原有观念,那么,这种原有观念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比较稳定而牢固的;假如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是并列组合关系,则这种原有观念的稳固性将随不同的学习内容而有较大的差别。这里又分三种不同情况。

3、学习态度分析 。

学习者的主要特征因素包括学习者起点能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

对于学习者起点能力(或水平),主要进行预备能力、目标能力的分析,可以使用测验的方法。

对于认知结构,主要就是确定学习者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可以借助概念图这一工具对认知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学习态度,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包括他们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判断学习者态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也可用于态度分析。

对于学习动机, Keller 的 ARCS 模型( attention 注意力、 relevance 关联性、 confidence 自信心和 satisfaction 满足感)可以用来指导教学设计中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者应从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动机分析。分析方法:内外动机说、内驱力说、ARCS模型

5、学习风格分析。该模型由三层组成:最外层————教学偏好;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在对学习者进行学习风格分析时,可以对照“洋葱模型”里外三层列出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判断学习者学习态度最常见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都可用于学习态度分析。

4、请列举两种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

1)归类分析法。

    主要用于言语信息类学习内容,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对言语信息最有效的分析法是确定信息的主要类别。确定分类方法后,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表达方式:组合或组成图示(分层, 或分簇), 或者列提纲

2)层级分析法。

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是一个逆分析的过程。

 

分析方法: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要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次类推。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越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层的,难度越大。层级分析的原则虽较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不容易。它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能力基础,并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表达方式: 层级依赖关系图示

5、分数: --/10

请简要概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学习目标是如何分类的。

答: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

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6 分数: 10/10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以下对具体教学目标所属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能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属于“理解”层次

 

b. “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词语在8-10分钟内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属于“分析”层次

 

c. “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学字头”属于“知道”层次

 

d. “能够用本课生词‘应接不暇’造句”属于“运用”层次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10/10。

 

7 教学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 教学前期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8 您认为教学前期分析的哪些方面可以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比如概念图)的辅助?

答案: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及对分析结果进行表述时、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判明都可以借助概念图的辅助。可以借助一些知识可视化工具画出思维导图,这样比较简洁、直观,而且有利于清楚地描述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前期分析中的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判明都可以借助概念图的辅助。

 

9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 1、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个性张扬。

2、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结成团体,但从众和朋友从权威的心理却在消弱。

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扮演意识强烈。

4、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认识策略发生了改变。

5、学习风格在网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凭据。

6、学习目标多样化。

7、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多样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