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012-10-24 08:14:48)
标签:
条形统计图年降水量数据分析射线统计表 |
分类: 教育交流 |
1. 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
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从容不迫地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我们数学教师的责任。
在教学六年级《条形统计图》时,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然后出示《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统计图表》让学生先读懂图表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从已知的数据中分析出:(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并掌握条形图的画法,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多媒体出示统计图与统计表,让学生观察比较: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引发学生兴趣,从而学习新知——条形统计图
二、学生自学
1、可以用教材内容,让用一定时间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2、学生读图。
1)学生先读懂图。
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2)预习展示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
教师提问:对照统计图和统计表说一说,用哪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三、合作攻关
1、小组内交流、探究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
2、一小组代表展示画法,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补充。
[师适时点拨: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先画一条水平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四、巩固与练习
学生根据相关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
学生在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先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是描述和整理数据的开始;然后进行排序,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最后把整理后的数据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直观地表示出来。在这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数据能力、动手操作等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