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灵
(2011-01-05 19:38:04)
标签:
少儿理解说教批评尊重教育 |
分类: 教育交流 |
尊重和理解孩子,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孩子放学回来不停的抱怨,一定是内心烦躁,或许是放学迟了影响了他其他的活动,或许是觉得作业多了会影响他正常的休息,或许是认为试卷难了让他没有考到好成绩。总之,孩子正处于强烈的情绪之中,这时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在他没有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时,家长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这个特别时刻他的心情。如果这时家长不是说教和批评,而是理解和同情孩子的感受,说一句“放学迟了你一定很生气。”“作业多了你一定很恨老师。”“试卷难了,考试时你一定觉得特别难熬。”——孩子会觉得你特别懂得他的心,特别了解他,自然也就会平息怒气和怨气,愿意与你沟通,听你的话。
尊重和理解孩子,要学会倾听在孩子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当孩子遇到难题或学习困难时,孩子很难受,有时却不想或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们会生气,会把他们的窘迫迁怒于他人,而这时往往会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责怪孩子,讲一些事后会觉得后悔的话,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如果这时父母不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说:“这样想是不对的,”“你没理由那么想”等,而是关注孩子心烦意乱的情绪,通过倾听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帮助他应付所碰到的难题和困难,相信孩子会振奋精神,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你也就走进了孩子心灵,成了孩子的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