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万兴科技,了解走向海外。】
UC已经创办九周年了。刚刚度过生日的它,用两个消息来自己庆祝,一是宣布马云进入董事会,终结与百度的绯闻;二是成为印度最大的浏览器,攻下一个国际市场。
两个都是好消息。然而对这样一家九岁的公司来说,你会发现,你仍然很难去定位它。它似乎总是摇摆在创业者和巨头之间。从用户量上说,它在全球已经有了四亿用户;从生态说,它是国内最大的Web
App应用商店,第二大移动游戏平台;从收入上来说,它也已经连续几年盈利。
但它显然还不是一个巨头。
PingWest在去年底,曾经做过2013年中国互联网“第四级”的预测,UC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股势力和影响格局的变数。百度和阿里对它的争夺,一方面凸显了它的重要性,然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也说明,它离真正的“独立”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中国互联网纷乱的棋盘上,它还不是一方诸侯。
不过也许这是由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地位所决定。发展得再快,这个产业也还不足以和经营多年的PC互联网相抗衡,依托于它成长的公司们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UC已经不再年轻,它的竞争对手、员工、资本都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期许,它的战场也逐步成为巨头们杀伐逐鹿之地。在“成为巨头”的路上,它要怎么走?对此,UC的创始人俞永福,也许有了自己的答案。
国际化发展:欧美将是持久战,主攻发展中国家
成为印度市场上最大的移动浏览器开发商(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是从2010年起就开始海外之路的
UC取得的一个标志性成绩,也将成为它额外的底气。但是份额的领先意味着什么?报表上漂亮数字和估值的砝码?如果不能转化为商业价值,似乎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但俞永福对此并不认同。他坚持说,UC在印度三年内都不会考虑商业化。尽管现在从份额上来看,会有很多客户来找他们做推广,但是他认为,现在还没到考虑商业化的时候。他对印度团队定的目标也是如此——甚至整个团队里都没有销售人员。
事实上,UC现在国内的销售团队也不过10个人。俞永福认为,商业化不是企业成功的结果,而是随着产业的成熟度自然产生的,所以对于创业者,要思考的只有三点:你的用户是谁,你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你的壁垒是什么。至于商业模式,无非广告、增值服务和电商三种。所以关键不是天上什么时候掉馅饼,而是“当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你要在那个位置上。”
至于也在努力开拓的美国市场,UC的份额超过了1%。提到这个数据,他也笑了一下,但是又补充了一句,“你别小看这1%,来得可真不容易。”在美国,团队一方面要发展用户,另一方面要完成一件比印度困难的多的事——招非华人员工。
随着业绩的发展,UC明年在印度的员工预计会突破100人,其中中国员工会是个位数,但是在美国,每个招到的本土员工都是突破。“美国有薪水高的大公司,也有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人家为什么选择你?更何况还要打消别人对中国市场的偏见。”俞永福说。
在他看来,相比PC,移动互联网是有很明显区域特征的全球化市场,而UC针对每个区域采取的策略都不一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也是大本营;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市场是长期投入,“持久战”;对于技术环境和终端发展不错、但是有很明显的封闭性的日韩市场来说,UC选择阶段性放弃;而要主攻的,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
他还喜欢把海外策略描述成“海陆空”。他说,这个策略他曾多次和Pony(马化腾)与Robin(李彦宏)提起。“空军”即指产品落地,形成自传播,等到用户达到千万级别,就用“陆军”杀入,建立本地化的团队和生态系统,包括合作伙伴和商业客户等。至于“海军”,指的则是依靠中国在全球终端制造的优势切入。
他说,中国已经是海陆空三管齐下,印度唯缺海军一门,至于已经有20%份额的越南,目前还停留在空军阶段。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内,UC会把相当多的主力投入发展中国家,包括越南、印尼、俄罗斯、中东。
产品形态:成为下一个超级应用
从创业者到巨头,不知道多少公司倒在这条路上。但俞永福信奉一句话,输在格局,赢在细节。而几乎同时间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再一次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到了声音渐低的WebApp身上,也再一次让俞永福得意自己的格局观,“百度印证了我们对浏览器+Web
App重要走向的判断。”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轻应用这个说法的喜爱,甚至在后面的交谈中,开始直接用“轻应用”来代替“WebApp”;也赞同李彦宏的观点,认为随着长尾APP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它作为本地应用的负面和不经济性会很明显,所以这些长尾应用将会快速转向轻应用的形式。但是,“浏览器将会是百度这波轻应用推广里最大的受益者。”
“本地应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利于互联互通,但浏览器又是最利于互联互通的形态,所以轻应用一旦解决了本地应用的问题,那么浏览器将收益最多。”他说。
而随着长尾APP转向轻应用一起到来的是,头部那些APP则开始向超级应用进化,诸如百度和微信,都是如此。俞永福说,UC也在做同样的事,即以核心业务依托,对其他业务进行渗透。“我从来不把浏览器开始工具。入口的位置上,有三大需求,信息、娱乐、生活服务类需求,满足这三大需求,才是UC要做的事。”
俞永福一贯以平易亲和的形象示人。包括他会对会议里涌上去和他交流的创业者表现出十足的耐心,包括他从不接受别人叫他“俞总”,而是总要纠正说,“叫我永福。”,也包括他也很少会对别的公司做出直接的评价。
但是,在这个结合了“马云入股”、“获得印度份额第一”的背景、同时又恰逢有过一段恩怨的百度举行年度最重大活动的采访中,你难免会感觉到有一丝不同。无论是他在采访中对百度的多次评论,还是对自己向马化腾和李彦宏传授海外发展经验的叙述,包括对周鸿祎策略的推崇、以及提及UC成绩不加掩饰的骄傲,你都能隐约感受到一个信号:UC已经要脱去韬光养晦的掩饰,开始摆出角逐下一个巨头席位的姿态了。而俞永福也继续做着要成为巨头前必须要做的事:加快对创业者的投资、扶持更大的变量。
原文地址:http://www.pingwest.com/next-step-of-uc-before-its-ipo/
http://s6/mw690/8d1f457egx6C9SkxBxb5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