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伏,伏分三段,初伏、中伏、末伏,今天是进入伏天的第一日,热在三伏,至今日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时节。气温高、闷热、潮湿,是伏天儿最大的特点。
俗语云:初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每进一伏,都有不同的标志性饮食,初伏吃饺子,所以今天朋友圈都是晒饺子的。我也心血来潮的包了韭菜猪肉馅饺子,很久没自己动手包饺子了,就着初伏的日子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下厨的理由。
前日去看望父母,正赶上用电线路检修,附近几个村子都停电了,那天室外温度高达到35,再加上雨后的潮湿,没了冷气的调节后,老房子里闷热的像一个密闭的大盒子,让人喘不过气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饭菜散发出来的热量,让老房子狭小的空间里单位热度更高了。老妈提议把饭桌搬到大门洞里去,那里有过堂风,会比屋子里凉快。于是,大家一阵手忙脚乱的搬运,把东西都搬到了门洞,坐定下来后,并没感觉凉快多少,反而因为刚才的运动让心浮躁起来,感觉更热。毒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院子里的一切,偶有一丝的风刮过来,却夹杂着滚烫的气息,落到皮肤裸露的地方,感觉像被烙铁划过,生生的烫起了皮似的。刚才在屋里的时候汗是氤氲的羞涩,现在是头涔涔挥汗如雨了。我很好奇,苍蝇为什么不怕热,它们欢喜雀跃着在我们的周围飞上飞下,瞅准了时机便落到你的身上、饭桌上,让人心生厌烦。恼怒的情绪让人感觉更加的热,于是在又一阵的手忙脚乱中,饭桌又被搬回了屋里。
吃过午饭,我们依然坐在屋子里蒸桑拿,老人总是爱回忆过去,母亲依旧跟我讲起曾经的往事。母亲说,在原来没有电风扇、空调的年代里,最多一把蒲扇,感觉过夏天也没有现在这么热,可如今要是没有了电这个夏天就没法过了。那时的苍蝇、蚊子比现在要多,可却没现在的咬人这么厉害,都是好日子把人惯坏了,再受点罪儿就受不了了。母亲又接着讲起原来生活的困苦,在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为了生活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每听一次触动一次,有太多像母亲一样的老一辈的人们,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靠着他们的双手、肩膀,在烈日下用汗水浸润着地里的禾苗,比伺候孩子还要精心地伺候着庄稼。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人力种植早已成为了过去,那些辛苦的劳作也已成为了老人们嘴里叙述的回忆,这些回忆就像是祖国成长的一部部纪录片,在片中我看到了祖国的不断强大。
我还记得分产到户的时候,我们家分到了一台拖拉机,虽然那是一台老旧的“铁牛”,除了黑乎乎的颜色,便几乎看不出其他的零部件了,但是它却是当时村子里罕见的机械化了。尽管它说罢工就罢工,父亲便会整日整日的蹲在院子里把它拆了摆弄,可它还是在农忙时节给我家以及很多乡民帮了忙。尤其是麦熟的时候,父亲在拖拉机头的后边拖上一个石头碌碡从这家的麦场轧完了,再赶到那家的麦场,到最后总是自家的麦子完场最迟。面对母亲的抱怨,父亲总会憨憨的笑笑,说自家有东西不着急。如今的农业生产几乎用不着人们走到自己家地头,便会有机械化流水作业把粮食给你送到家里来了。
经济条件的增长必然会促使人们不断的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所以让我们再倒退到原来的生活水准,当然接受不了了,这是社会进步的展现。社会的进步给了我们更加优越的生活,可同时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像我们的老一辈,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了祖国的土地。那么我们呢?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我们应该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