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闻秋

(2020-09-06 16:54:41)

随笔:闻

朱少华

按照一般的印象,秋天是有颜色的。如果说春天的主色调是“绿”。那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金黄就是它的主色调了。但是,在我看来,季节的变化不仅要靠看,更要用心去慢慢体会,尤其是秋,要真正领略到秋的精髓,要看、要听、要体会、更要会闻。因为秋的重点不是在颜值上,而在它特殊的气息上、在它成熟的的味道上。

 

要知道秋的味道,就要仔细的闻并慢慢的体会。靠着那种“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来认识秋,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煽情,这不是秋,最多也只是秋的一点基本属性。一点属性就让人不能自己,甚至七夕的一场秋雨就让人肝肠寸断,那如果让人品尝一下秋的盛宴,沐浴一下秋的洗礼,你又会怎么样呢?

 

秋要闻,但要闻秋,不需要踏遍三山五岳,更不必要寻穷五湖四海。只要走出家门,来到任何一片田野就行。喜欢运动的可以在田埂上狂奔,这时候你不必要忌讳路边的野花,因为这时候早就没有什么花了,有的只是枯黄的草叶和成熟的种子,在这些草地上奔跑,草不仅不会怪你,甚至还会感谢你,因为你奔跑的脚步已经让它们的种子到处播撒,来年只会更加的繁衍和繁荣。

 

你也可以坐下来,垫在你身下的是松软的野草,这时候的野草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将它们搂聚在一起,毫不怜惜的躺下身子,双手抱头,形成枕头,睡在它们的身上。仰脸望着蓝天白云。放心吧,秋天的天空,云彩不仅是非常的丰富,更是非常的浓重,如果运气好,你还会看到因为云彩太浓,变成了墨色,而这时恰有太阳光穿透过来,把墨色的云彩镶上一道耀眼的金边,而那金边又是那样的清晰,你甚至怀疑齐天大圣美猴王就躲在那片金色的云彩背后,仿佛一眨眼它就能跳出来,一眨眼又能躲藏背后。

 

不过,这时你已经被鼻孔中秋的气息迷倒,甚至陶醉了。秋的气息开头总有一种暖暖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就是果实熟透的幽香。过去庄稼人总喜欢烧一些成熟的大豆“香香嘴”。将成熟的大豆砍来一些放在路边,拿火点着,连同豆秧豆角一并火烧,等火燃尽,豆粒也变得金黄焦熟了。于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捡食熟豆子,嚼的格蹦蹦直响。多少年过去,烧毛豆的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但烧熟毛豆的香味变成了秋的气息却一直飘散在田野里。

 

还有就是瓜果的香味,大凡一见秋霜,凡是能结出果实的就都到了“蒂落”的时候了。这时候的田野虽然不可能看到到处都是成熟的瓜果,但空气里飘散的绝对都是浓郁的瓜果香味。过去的庄稼地里到处都有一种很像瓜果的野生植物,俗称为“马泡”,这东西类似于“微型西瓜”。生命力极为旺盛,结出的果实如孩子玩的玻璃球,一窝一窝的,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是,这种马泡虽然成熟过后又香又甜,但在未成熟时却非常的苦涩。而入秋过后,这些野生果实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它们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在某些地方,它们甚至成了秋的主要气息,几十年了甚至还在飘香。

 

秋有瓜果的香味,更有大豆、高粱、玉米和红薯的味道,过去有句“口头禅”:春天饿死人,秋天撑死人。因为 春天“青黄不接”,而到了秋天,不管是树上结的,秧上挂的,甚至地下埋的。抓过来就能吃。不仅庄稼、瓜果是这样,就连庄户人家养的鸡鸭熬过了酷热的夏季,见到了秋风凉,也都要开始大量的产蛋甚至是“抱窝”了。

 

秋有香味,但绝不是窖香的味道,因为秋没有窖,只有天地的自然发酵。闭上眼睛,在蛐蛐的伴奏下,你可以用鼻尖分辨出春、夏和冬的味道。你能闻到秋味中有一丝丝清凉的气息,凉冰冰、甜丝丝的。这就是春天的气息。渐渐地,不仅鼻尖发凉,全身都为之一颤,好像自己刚刚走过了严冬。而随之,幻觉消失,又有庄稼成熟的气息飘来了,这种气息没有长期封闭过后的厚重,却也显得沉甸甸的。因为秋经过了寒冬的锤炼,又经过了酷暑的煅烧,到了这里,已经成为季节中的精华了。猛吸几下,你甚至能感到秋的气息也能填饱肚子,更是一切感怀的煽情剂,忧伤的催泪弹,连星星月亮因为它都变得多情,秋风秋雨也成了人们的一把相思泪了。

 

闻秋,在秋的气息和味道中,可以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可以在这种独特的味道中,会见到自己已经故去的亲人和朋友。甚至还能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你也许会在闻秋过后大哭一场,但哭过之后,又会感到精气神爽,一阵凉风刮过,秋能让我们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社会,更认清了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