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文明”看谁比谁更“阴损”?

(2018-10-28 18:22:15)

为了“文明”看谁比谁更“阴损”?

老夔

近日,一段车站广播提醒乘客乞讨老人家境优越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车站广播里循环播放“(电梯口)的老太太利用年纪大的优势,博取旅客同情心,伺机乞讨,该老大妈家庭条件优越,欺负旅客,请广大旅客辨明真伪,请勿上当。”的提示,一位老人坐在电梯口不时向旅客求助。(据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你不得不承认,杭州车站的这个办法虽然有点“损”,但却肯定会给这个依靠车站乞讨的大妈造成严重的影响。车站人来人往,不乏心底良善热心助人的好心之士,加上这位大妈实在是“乞讨有方”,每天一定收入不菲。现在现场广播里竟然把大妈家庭中的实际情况滚动播出,也就等于不断地揭穿和披露,这无疑是一种最严重的“拆台”行为,在这样的实事面前,大码的“装可怜”已经“唬”不住人,无人同情,收入自然会减少。这样下去,车站将大妈轰出车站的目的自然也就不会长远了。

其实,对于车站方面来说,走到这一步,这主要是被大妈逼迫无奈下的选择,据介绍,这位大妈原来在车站卖地图,后来地图不卖了,就当起了“职业乞丐”。每天早上8点到达杭州东站,晚上8点之后离开,在杭州东站出租车通道停留12小时左右进行乞讨。在旅客等待出租车排队时向旅客讨要钱,尤其遇到外国人时,会拉其衣袖要钱。这不仅有损车站的文明,更甚至是在“丢中国人的脸”。再者,按说乞讨多半是因为家庭困难,日子过不下去才沦落成的。但是这位老太太的家庭不仅不很困难,甚至很富裕,住在农民房内,还有几间房子用于出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老太太自己也表示不需要救助,甚至儿子对她也很好,不需要帮助。

但是,就是在于这样一种情况下,老太太却不惜脸面,死活要在车站乞讨。车站方采取了种种办法,但对老太太全是无效。老太太已经80岁。智能教育,但教育不听。甚至,遇到情绪不好时,老太太还会对制止她的车站管理人员进行打骂。所以,大妈的行为有点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蛮横不讲理,而车站就只能这样“以阴损治无赖”了。可是,让我们换一种想法,这位大妈为何敢于无视车站的管理?甚至蛮横无理,不可理喻?老太太没有靠山,更没有什么权利和黑社会罩着,靠得就是自己80岁的年纪,谁也不能把她怎么样?更不敢把她怎么样?

在我们社会中历来就有一种尊老敬老的传统,俗话说,七十不打八十不骂,不仅仅是民间的公序良俗,就是国家的条例和法律执行部门也同样有一种“法不责老”的思想观念。这本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美德,但现在却被一些老人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权”了。一些老人敢于“碰瓷”,敢于讹诈扶起自己的好心人,甚至就是被警察抓住了现行,也敢倚老卖老,撒泼无赖等,依仗的就是这种“法不责老”。可叹的是这种“法不责老”虽然并无明文规定,但几乎所有制度、条例和法律的执行者,都在主动的践行着。而且是一丝不苟,更是最大限度的人性化。

车站禁止乞讨,尤其是禁止像老太太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乞讨,是城市文明的需要,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同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我们社会更应该有能力禁止这种乞讨,乞讨更不该成为一种职业或一种商机。但是,禁止乞讨,让类似老太太这样的乞讨者回归正常的生活,本来就是为了让城市更加的文明,现在却用一种更加“阴损”的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不仅荒唐,更像是一种嘲讽。而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就要把“法不责老”拉下神坛,让老人更值得尊重和敬仰。不顾是非,不讲原则的纵容一些老人,促长了他们倚老卖老的毛病,不仅是危害了社会,更坑害了他们自己。像那些“碰瓷”“讹诈”,像这个家里富裕,却总是不顾脸面,胡搅蛮缠,将尊严当成卫生纸的老太太,谁会尊重她?谁还会真正的关爱她?

讨老太生活优越” 民政部门已介入_搜狐新闻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271743760_115479?_f=index_chan08news_15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