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励志”也有“走火入魔”的时候

(2018-04-26 06:46:34)

“励志” 也有“走火入魔”的时候

老鬼

“微信交友”诈骗近百人,10人诈骗团伙终落网。昨日,记者从同安警方获悉,同安分局刑侦大队近日成功捣毁一“微信交友”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电信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10万余元。(据4月25日海峡导报)

 

几个人凑在一起组成诈骗团伙不奇怪,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诈骗所得10余万元,并引起警方的注意也不足为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明是一帮乌合之众,靠的是坑蒙拐骗为营生的犯罪团伙,却还偏偏学着正规的“公司”搞起了“企业文化”来。看看这伙人的“作息时间表”是多么的“励志”,早晨5:406点起床,一番“付出”之后就是早餐和“激情”。再接着就是“学习”和“工作”了。从早晨5:40一直到深夜11点多,吃饭“学习”和“工作”,排的满满当当,几乎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看到这里,人们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造”出这么大的“业绩”。有这样一群“聪明”的伙伴,还有这么的“励志”和“激情”,套用一句“励志”的话说:想不“成功”都难呀!

 

但是,同样是“励志”,同样是成功,绝大多数人成功以后都会充满骄傲和自豪,置身于聚光灯下或公众的面前,更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敬仰,甚至亲朋好友都会引以为荣。可在这里,这群人他们“励志”了,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辛勤的工作”,但最终却每人赢来一副铮亮的手铐,身陷囹圄,再也无法享受自由了。这哪是什么“励志”,分明是驱赶他们走向深渊。

 

对这些骗子落到了今天的下场,人们都会拍手称快,更会觉得他们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是,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就会替他们感到悔恨和痛心。这些人都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仅身体康健,头脑更可谓聪明灵活,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对地方,把“励志”变成一种“正能量”。再通过一番艰苦的付出,摆在他们面前的岂不同样也是光荣和骄傲。

 

但是,励志在别人身上变成了“正能量”,而在他们身上,却让他们一个个“走火入魔”了。而在我们的社会上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努力,只是把自己的所有智慧和能力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了。如一些人半夜三更撬门别锁或盗窃人家的车辆,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坑蒙拐骗的不法分子等,他们有时候要“付出的劳动”、实施的“智慧和技术”,特别是承担的“风险”,都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但是最终他们却都成了人人唾弃的阶下囚。也正因此,当他们戴上手铐身陷囹圄的时候,都会有人痛心的说,假如这些人能把这一切聪明和劳动都用在正道上,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而这几位依靠“微信交友”诈骗的小青年不正是这样吗?

 

“励志”是一种催人奋进、鼓舞人斗志的力量。用在正道上,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里进取,“励志”就能加快人们成功的步伐。反之,把“励志”用在了违法犯罪上,只能向犯罪的深渊越滑越快,甚至越“励志”,越投入,向手铐、牢房的距离也就越近。实际上这也就是“励志”的“走火入魔”,不仅会迷失自己,危害社会,也更是亵渎了真正的“励志”。

 

一伙骗子的“励志”时间表 海峡导报[社会]  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80425/hxdb65180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