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占线” 更是有人在“尸位素餐”
(2017-09-22 07:11:40)热线电话“占线”
朱少华
9月15日,在西安上班的宝鸡市民齐先生,收到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发来的办理公租房登记手续的通知,短信中公布了3部咨询电话。由于不清楚办理登记手续该携带哪些资料,齐先生拨打电话咨询,但从18日下午2时30分至19日上午10时30分上班期间,轮番拨打3部电话48次,其中47次都是占线,唯一一次接通,对方没说话就挂断了。(据9月221日华商报)
原以为这位齐先生反映的问题可能带有偏激的情绪。但通过记者的调查走访及现场感受,发现这个热线电话存在的问题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是工作人员个个都业务繁忙,顾不得接听电话。但一部尾号为880的热线电话听筒却被放在一边,记者现场拨打,语音提示占线。在这部电话不远处,却还有两名工作人员无事闲坐着。问题反映过去了,领导也出面做了表率了。但领导一走,不管电话铃怎么响,却再也无人接听了。
这种现象不仅大煞风景,让人愤慨,更让人对这些工作人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说这些工作人员太“无法无天”不可理喻吗?像又不像,是又不是。凡政府公务人员都会有一定的敬畏心理。害怕被处分,影响前途,甚至丢掉饭碗。但同时也有一些公务人员胆子特别的“肥”,那就是不管领导怎么说,怎么要求,甚至有什么规章制度摆在那里,统统的都是无所谓。就像这里的公务人员,领导一走,照样还是我行我素。
大凡这种情况都是有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养成的某些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他们并不是没有敬畏心理,更不是不可理喻。而是这些部门从来没有把规章制度当回事,什么严格要求,违反了要给予怎样的处理,早已都成了“狼来了”的吆喝声,更已经让工作人员炼成“五毒不侵”了。就比如这个热线电话,如果当事部门一贯能严以律己言出必行,一丝不苟的执行相关制度,奖惩分明,这里的工作人员怎么可能对领导的“以身作则”不理不睬?有怎么可能对老百姓的热线电话态度如此的冷淡?机关工作长期的马马虎虎,各种制度形同虚设,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已经把公务人员“培养成”了尸位素餐,甚至是行尸走肉了。
还有另外一种原因,现在反腐“风声”很紧,但这些年来的反腐似乎主要是对带“长”字的公务员而言的,而对一般的普通具体办事的公务人员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事情,普通公务员的懒惰,责任感缺失更够不上腐败。而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为了明哲保身,更是多栽花少栽刺,甚至不栽刺,防止祸起萧墙。对本部门的公务员更是保持一团和气,绝不敢轻易得罪人了。这就养成了一些普通公务员的“胆大妄为”,自持工作不干领导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甚至一些领导干部本身就有把柄赚在一些下属的手中。这里的公职人员胆子为什么这么“肥”?为何敢于将热线电话筒扔在一边,自己却在旁边优哉游哉?他们的这种胆量又是怎么养成的呢?
正像社会议论的那样,问题出在下面,根源却是在上面。热线线话尽管在中央和媒体眼中,其位置和作用都很重要,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眼中,这个热线电话与其说是接听群众反映问题的,不如说就是摆给上级领导和媒体记者看的。现在各地政府部门的热线电话很多,更有的地方将部门领导的电话手机都统统公布出来,几乎成了一道风景,媒体更是一片褒扬。但事后人们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热线能够让人顺利打通的却不多,而能够利用这些热线电话办事或办成事的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的热线电话最终都成了摆设。地方领导、部门领导都是这样一种态度和作风,具体工作人员会怎么样可想而知。更可以说,那种弄虚作假,作秀摆花架子不遏制,这种徒有虚名的“热线电话”只能是“永远占线”,甚至“永远不在服务区”。
市民打咨询电话47次都占线?听筒被放一边没人接_搜狐新闻_搜狐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