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警破窗救女孩遭母抱怨了吗?

(2017-07-19 06:29:50)

民警破窗救女孩遭母抱怨了吗?

朱少华

7月13日下午4点,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街道一路边停车位,一名小女孩被粗心妈妈锁在车里,高温炙烤下,小女孩脸色通红,在车内昏迷不醒。好心路人报警后,赶来的民警用强光手电筒砸碎了车窗,救出了小女孩,民警右手也被碎玻璃划伤。执法记录仪视频记录下了砸窗救人的一幕,民警尹宇峰用手电筒砸碎车窗,救出被锁车内热昏过去的小女孩。令人意外的是,将孩子锁在车内的粗心妈妈,事后反而抱怨民警:“为什么要砸烂车窗?”这位妈妈光顾着看车窗损坏程度,在民警的提示下才去照料小女孩。(据7月18日华西都市报

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没有哪位民警的果断砸窗,这个小女孩就可能有生命危险。也就是说,为了救小孩,民警只有砸烂汽车的窗户。而一个小孩的生命与汽车窗户相比,还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无论如何是没有可比性的。因此,按照人们的“共识”,女孩母亲到来只有追悔莫及,对民警千恩万谢,无论如何不会再以民警砸坏了自己车的玻璃窗而心生抱怨的。退一步说,就是这位孩子的母亲心疼自己的爱车,也不该在民警面前表现出来。但是,这位母亲就偏偏表现了出来,还被民警听见,转告了记者,又被记者“实况转播”了。于是,这个母亲也就成了“千夫所指”了。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常识性的问题,就是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最基本的是非观,也是人所共知的。如果一个人违背了这样的是非观,不仅会遭人骂,甚至更会让人“上纲上线”,拷问出许多的问题。不出所料,这条新闻一曝出,立刻就引燃了社会上的一片叫骂,不砸烂怎么救人,难道你的孩子还不如一扇车窗?车子是亲生的,女儿不是!是不是亲妈?实在没想到。更有人产生了恐怖的猜想:不是亲妈,故意的!这里有一种善良对邪恶的愤怒,也有对基本人性和道德的捍卫。而不管从哪一方面说,这个母亲的挨骂都是正常的,更是“咎由自取”。如果这样的新闻发布出来,社会上静悄悄的,人们无动于衷,那才是真正的可怕的。

但是,分析一下这位母亲当时的语境,是不是就像网友想象的那样车子是亲生的,女儿不是”呢?显然不是。原来小女孩的妈妈开车到附近办事,停车后就把小女孩锁在了车里让她睡觉,看到一群人围着车子才注意到,姗姗来迟。这段时间并不是太长,女孩的妈妈更想不到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她在说“你们凭什么砸我车窗?”“那我这个车窗被砸找谁修”时,实际上还不知道女儿遭受了生命危险,更不清楚民警是为了救她的女儿而砸的车窗。后在民警的提示下才去照料小女孩。也可以说,在此之前他质问民警:“为什么要砸烂车窗?”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合情合理的表现。

而后,虽然当事民警尹宇峰给她留下了自己的警号和姓名,并表示要后续处理的话,可以来派出所找他。截至17日下午,这位妈妈并没有到派出所找民警。由此可见,当这位母亲知道女儿的遭遇不仅非常懊悔,更是一直在身边照料着。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心的一句话会引来“人神共愤”,至于找派出所赔偿车玻璃更是不可能的。但这一切都被多情的网友们“想当然”了。

新闻当然越有影响力,越能吸引眼球,能与社会产生一种共鸣越好。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要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如果是这位母亲在得知民警为了救自己女儿的一条命才砸烂车窗,更又跟在民警的身后索赔。那只能说这个母亲毫无人性道德,不可理喻。而事实上人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然表露出的一种心疼和无奈,就被网友们断章取义,痛斥和辱骂。这不仅冤枉了人家,也让网友们有一种“乱喷”的迹象。同时更提醒记者们,不要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承托某些人的卑微,拔高某些人的伟大。新闻要实事求是,更不能为了眼球和轰动,故意的含糊甚至是误导。

http://www.china.com.cn/legal/2017-07/18/c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