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说眼镜蛇 就讲烟的事

(2016-10-14 08:15:50)

不说眼镜蛇 就讲烟的事

朱少华

跑了眼镜蛇,急了人心。1012日下午,一则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中广泛流传,两名江苏当地电视媒体记者在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采访眼镜蛇外逃事件时,被一名干部模样的人推搡倒地,引发现场混乱。记者从视频中看到,七八名媒体记者围在一堵红色的办公室门外,一名干部模样的人出门后,将门带上。此后,只听画面外“嘭”的一声,该干部随即回头,一个勾手将门口的记者从其背后拽倒,并大喊“你踢我门干什么”。一名女记者上前拉住该干部,也被这名干部“撂倒”,随后现场陷入混乱。(据1013日澎湃新闻网)

 

就这几天,几十条刚刚孵化不久而逃脱的眼镜蛇幼苗,不仅把一个偌大的南京市闹得鸡飞狗跳,连一向沉着冷静的官方似乎也很难淡定了。从昨天的官员与记者“大战”中就可以看出,一些官员不仅为此已经焦头烂耳,更甚至已经不知所措了。连一位当地官员也承认,当地维稳官员之所以和记者动手,就是因为当时“突然失态”了。

 

笔者不想再提眼镜蛇的事情让当地官员们闹心,只想就新闻顺便提出的一则香烟问题讨教官方。在昨天这条《两记者采访南京毒蛇外逃被推倒地 涉事干部道歉》中,记者顺便曝出了这样一些见闻,事发会议室贴着醒目的“无烟会议室”标志,但他们进去后发现会议室内烟雾缭绕,“烟灰缸内不乏有零售价近一百一包的烟嘴”。对此,有官员表示,会议室的确不该抽烟,“但讨论问题,抽几根烟,也是人之常情”。并称没有很贵的烟,都是三四十块钱一包的,而且都是街道干部自己掏钱买的,“现在已经不存在公务用烟”。

 

“讨论问题,抽几根烟,也是人之常情”,这话听起来有理,但是让我们翻起来南京市的有关规定,才发现这样的“人之常情”并不是“常情”了。南京市是我们国家率先实行公共场所禁烟的城市之一。早在1995年,政府就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暂行规定”,在这个地方性法规的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会议室、图书馆、车间、餐厅等场所,设定为禁止吸烟的场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暂行规定”。而该市在3013121日又颁布实行了《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这个条例又一次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室内会议室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室内区域”为“机制吸烟”场所。

 

看了这些规定,就发现那位回答记者质疑的官员“忽视”了这样几点内容,他说在会议室“讨论问题,抽几根烟,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些规定和法规中却并不承认,相反违背者还要给予严厉的惩处。官员又说,那些烟“都是三四十块钱一包的,而且都是街道干部自己掏钱买的”,这话更是可笑,因为这些规定中更没有说明在会议室里,“三四十元一包的,干部自己掏钱买的”就可以任意的吞云吐雾?就在《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后,当地媒体调查这项规定作用并不大,很多公共场所都是满地烟头。当时还让人费解,现在看起来恐怕都心知肚明了。

 

由此人们似乎也明白了,这家无证的养蛇场为什么存在了这么久?那些能够一口就能要人命的眼镜蛇为什么能够成群结队的逃之夭夭?当地官方为什么又会对刨根问底的记者如临大敌?这些问号在这里也许都能得到答案:政府严肃的条例、规定、地方法规,在某些人的眼中还敌不过“人之常情”,跑了几条刚刚孵化出来的小蛇又何必大惊小怪?而且天一冷,它们就会被冻死,更主要的是现在还没有闹出人命,慌什么?

http://news.66wz.com/system/2016/10/13/10491953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