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意付”失败不过是炒作“炒糊了”而已

(2016-10-12 08:48:10)

“任意付”失败不过是炒作“炒糊了”而已

朱少华

贵阳一新开的互联网音乐餐吧,为了吸引消费者,策划了一场名为“任意给”的促销活动,凡进店消费的人想给多少给多少,结果7天时间亏了近10万元。不过,有不少市民并不领情,认为这是店家自我炒作。(据10月11日贵州都市报)

 

对于这家饭店来说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原本从“凭良心”的角度考虑,我敬顾客一尺,顾客就该应。该敬我一丈。谁也不会“不识抬举”。新店开业,采取“任意付钱”的方式,既体现了开业的喜气,又攒聚了人气。如果这种任意付钱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甚至超出了正常的营业额还能借此在媒体上大做文章,即达到了广告的效果,又拍了贵阳人的一个马屁,可谓一举多得,花小钱占了大便宜。

 

但是万没想到贵阳人就是这么的“不识抬举”,按照北方人的话说,“假做局碰到了热粘皮”。商家让顾客“任意付”,顾客就来了一个“随便给”,甚至就是“意思一下”,这下商家“抓瞎了”。短短七天竟然亏了10多万元,而且“亏了”还无话可说,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了。

 

但是,如果从这一点上看贵阳人是不是真的就“素质不行”,喜欢“吃白食”,或“不识抬举”呢?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首先商家举行的这项活动是为了促销,是一种广告活动,也就是为了以后赚取更是为了多的利润。不是为了慈善,更不是向社会表达爱心。基于这一点顾客来这里享受“任意付钱”的待遇,不仅不是在“占便宜、吃白食”,更是一种心安理得,天经地义。

 

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说,商家愿意,甚至希望顾客来此消费,并承诺顾客可以“任意付钱”,实际上而里面就有一种“请客”的意义。或者说商家和顾客“愿打愿挨”。更况且这样的亏损也是商家应该预料到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投入。而现在商家这边“好龙”,顾客那边显现出真龙的形象了,商家不仅后悔、抱怨,甚至还要落荒而逃了。这不仅让人看出了商家虚伪的面目,更体现了一种不守承诺的本质。

 

企业为了促销向社会大把撒钱,群众处于一种捧场的心理,争先恐后的参与,享受馈赠。这和素质高低,品味上下,或吃白食、贪便宜,有本质的不同。商家需要聚攒人气,达到广告效应。而消费者纷至沓来,就是在投入人气和帮商家进行广告宣传,两则关系是平等的。但商家“愿打愿挨”,事后却又抱怨顾客“出手太重”,实际上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并不是老百姓喜欢占商家的便宜,而是没让商家打成如意算盘,炒作“炒糊了”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