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而忧则武”只能是“武而医更忧”
(2013-11-07 06:42:31)“医而忧则武”只能是“武而医更忧”
岳粹景
今晚,中山医院工会组织的跆拳道自卫技巧培训讲座,吸引了大批医护员工。同在今日,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医患矛盾,上海华山医院邀请宝山公安分局专职教官倪军向医院职工培训面对暴力侵害时的正确自卫,以及安全的现场处置方法。医而忧则武,让人五味杂陈。(据11月6日东方早报)
很难想象这是一堂医务人员的培训课,讲台上没有穿白大褂的专家教授,更没有五花八门的医疗标本。取而代之的竟是一帮公安部门的武林高手。课堂上医生护士们座无虚席,更是全神贯注,而讲台上几位教官拳来脚往,一攻一守配合默契,可想而知,经过这样不间断的培训,一些昔日只会拿手术刀注射器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医生护士们,不一定能成为郭靖黄蓉,但起码再也不会毫无还手之力了。但是,医生护士们能防能守甚至能攻了,这样是不是就能遏制医护人员总是被动挨打的局面?靠着“要打能打”就能解决医患矛盾了?
不用说,培训医护人员一点基本的“武功”,让其在遭遇袭击时更能保护自己甚至制服医闹,这样的想法无疑是必要的,但同时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更是天真的。我们应该看到,在许许多多的医患纠纷中,真正患者和某一位医生的个人之间的矛盾却是很少的。一些患者虽然侵害的是某一位医生,而实际针对的却是整个医院,甚至政医疗行业。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一些医生的受伤害,实际上却充当了医疗管理体制中的“替罪羊”。
不少患者往往把红包、医疗腐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都归咎在某一位具体的医护人员身上。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很多患者所抱怨的和愤怒的事情,实际上许多医务人员也清楚甚至也愤怒,但是更多的矛盾却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护士能够避免和化解的。但是这些情况医生护士只能默默地压在心中,在患者的抱怨和骂声中,医生们彼此只能心照不宣。常见到一些医生受到患者的伤害后,其他医生往往会医生说最无辜的。可是医生说最无辜的,谁又是“罪魁祸首”呢?
现在这些医院不从彻底解决医患矛盾上找原因,采取措施,改变成就的管理理念,却在医生护士的抗爆能力上下功夫,这样一种理念无疑是鼓励医护人员在面对医患纠纷时,能够与患者抗衡,甚至以暴制暴。这样一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化解医患矛盾,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激化医患关系。古往今来,医生在社会上都是最受尊敬的。古人把医者比着父母,今天也把医生看成是“白衣天使”。天使之所以能受人尊重和爱戴,最强的武器不是功夫,而是善良和爱心。良好的管理体制,巨大的爱心,能够化解一切恩怨,而现在的这种培训无疑是把一个个“白衣天使”培养成“梅超风”,如此“医而忧则武”,只能会“武而医更忧”。
http://news.sohu.com/20131106/n389627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