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喜欢“陈光标”
(2013-02-04 21:00:17)我们还是喜欢“陈光标”
朱少华
2月4日下午陈光标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其申请改名“陈光盘”,目的在于号召大家节约粮食,春节、婚礼等不放鞭炮,以及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据2月4日龙虎网)
对陈光标的名字我们不仅熟悉,更已经感到像有点“人来疯”的老朋友了。看到这个名字,就让人想到在汶川大地震时,那个坐在废墟堆上,风尘仆仆,有点丢盔卸甲,甚至又有点狼狈的样子。那是穿行于灾区,忙着救灾,又忙于捐款慈善累的。看到“陈光标”三个字,更让人想到那个在倡导绿色环保的集会上,头戴绿色大感冒,有点庄重,又有点滑稽的样子。“绿帽子”本是中国人最忌讳的,而陈光标却用自己的方式巧妙的“正名”了。还有他带着员工在一桌残席上“风扫残云”的样子,还有陈光标在重奖时评人仪式上热烈而又有点顽皮的镜头。总之,有陈光标的地方就绝对有热闹看,有新闻爆出,更有一幕幕惊人之举出现,让人开心,又让人津津乐道。
实际上陈光标已经不单单是哪位憨厚的中年男子的名字,而是一种慈善的符号,一个驰名中外的好人的商标。在许多个场合中,他可能有点落累出钱不讨好。很多人怀疑他,讨厌他,甚至给他使绊子,栽赃子。但是每一次看到他,他还是乐呵呵的。仿佛对那些种种议论,讽刺挖苦一点也不知道,更一点也没受到影响。该掏钱的还是掏钱,该送小车还是送小车,该出风头的还是出风头。陈光标的名字在社会上甚至已经成了另外一种“木秀于林”。不管东西南北风,不仅没有“摧之”,反而越摧越高,越摧越旺。
突然想起我在四年前成都晚报上写的一篇文章,《陈光标应该是一群人的名字》,实际上现在的陈光标早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他将绿帽子戴在头上,许多人也都带着绿帽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他倡导节约粮食,吃饭讲究盘光碗尽,而现在“光盘行动”已经风行全国。而现在只要有陈光标的名字出现,身后总会立马跟上一群人,“标粉”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各个阶层。我忽然想起为什么陈光标打不倒,踩不下。甚至有人悬下巨额资金,希望扳倒陈光标,而这个敦敦实实中年汉子不仅没被扳倒,反而越来越壮实,越来越年轻。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陈光标早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群体,甚至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一种力量,根本没有力量击倒,更无法扳倒。
正因如此,我们更喜欢“陈光标”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有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元素,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共同筑成的,有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肉,也早已经不属于他一个人所有了。把“陈光标”的名字改成“陈光盘”,尽管很响亮,很时尚,但对我们来说却很陌生。“陈光标”需要“陈光盘”的加入,因为从思想和境界上来说,“陈光盘”只是从“陈光标”身上脱离出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元素。而不是全部。同时,“陈光盘”更担不起“陈光标”,因为“陈光标”属于大家。陈光标有责任维护“陈光标”,但陈光标没有权利擅自想把这三个字改成“陈光盘”,不信,问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