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之死蕴含着怎样的悲凉?
(2012-10-29 06:23:02)
标签:
杂谈 |
猕猴之死蕴含着怎样的悲凉?
老癸
昨日,一市民在仙岳山半山腰一龙眼树下发现这具猕猴的尸体。猴毛蓬松,依然有光泽,看起来就像一团梳理过的皮毛产品,“趴在”龙眼树下的猕猴,依旧美丽,但它早已没了呼吸,令人惋惜。(据10月28日海峡导报)
就在一周前,这只灵巧的猕猴还在人们的眼前出没。穿蹦跳跃,身体灵活。在9月25日,人们看到它猕猴爬到仙岳医院食堂前面的树上,林业人员欲施救,不料它很怕人很警惕,转眼就逃到山上去了。而据林业人员估计,仙岳山并无野生猴子,这只猕猴可能为家养宠物,但因残疾而被主人抛弃。没想到堂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沦落为流浪猫、流浪后的下场。可是,猕猴的祖先尽管曾经是大闹天宫,神鬼惧怕,无所不能得美猴王。但如今身体残疾漂流都市的小猢狲其生存能力却远远无法和流浪猫狗相比,几天过去,尽然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倒毙在荒草丛中,这让当年的齐天大圣得知,会情何以堪?
在来看看猕猴的动物特性,据百度百科介绍:猕猴属模式种。猕猴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猕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甚至可以称之为我们的兄弟。也许正是因为猕猴聪明,易于驯化。许多人也就把它们当成宠物饲养了。这本应该算是猕猴的“福气”。但却没想到人的宠爱是那么的虚伪和自私。像其他宠物一样,只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而一旦遭遇不幸生病或肢体残缺时,就会马上失宠,并会被扫地出门。
在一些风景名胜区,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猕猴不仅敢和游人们顽皮取闹,甚至还敢争抢游人手中的食物。这些猕猴何以如此的胆大?因为风景区的游人们不仅很友善,始终的宠爱它们,甚至有点溺爱。它们完全不担心会受到伤害。而在这里这只猕猴却异常的警惕怕人。其内在的原因更是不言而喻,极有可能是被当初的主人受害的太深了,不仅让其心有余悸,更时时刻刻如惊弓之鸟。而在其流浪的日子里,也许有人想捉住它继续收养,也许是有人故意惊吓它,想看看它穿蹦跳跃的本领。但这一切对猕猴来说都意味着危险。一番流浪,尝尽人间冷暖,最后竟像秋叶一样的凋零了。
猕猴之死也许不止的大惊小怪。但应该看到,随着环境的变化,可供动物自由栖息的空间越来越小,更会有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沦落为我们的宠物。这里面除了要有一定的合法手续和饲养技术外,更要有一定的责任和道德。不能仅仅就是为了开心取乐,动物能够健健康康邀悦取宠时,就会“三千宠爱在一身”,而一旦生病遭灾,容颜失去后,就扫地出门,一丢了之。这样的饲养宠物不仅是虚伪的,会对动物造成伤害,更是不道德的。小猕猴之死,既是悲凉的,也是冤屈的。因为它毕竟还不完全明白,有些它自认为的一种危险,其实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