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一遇  一月三回?

(2012-09-03 06:33:55)
标签:

杂谈

百年一遇  一月三回?

朱少华

8月29日傍晚,兰州城区南滨河路一段长约120米,宽8至10米的黄河堤防发生垮塌,导致8米游览道路塌陷,其下埋设的向主城区供水管道断裂,导致城关、七里河两区部分居民生活用水中断。(据9月2日三秦都市报)

其实这已经是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出现是第三次险情了。在今年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九日,也是这里的河段就曾先后出现两处护岸塌方险情,经当地政府迅速抢险,才及时控制了险情。从七月三十一日到这次坍塌的八月二十九日,满打满算不到一个月。当地政府已经被折腾三回了。甚至完全可以这么说,哪一回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后果都不堪设想。在事故接二连三中,人们也不得不对这段护堤的工程质量产生怀疑。但是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地防汛部门却大言不惭的解释,“兰州城区黄河堤防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建设,可抵最强65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防汛标准为百年一遇的洪灾。”

百年一遇,不到一个月就碰到了三回。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而在这护堤塌陷出来的断裂截面大概可以证明,在一堆堆散落的碎石中,除夹杂着一些潮湿的泥土和砖块外,并没有钢筋的存在。不仅如此,嵌在护堤最外层的水泥层也很薄,目测只有不足一尺的厚度。黄河之水天上来,汛期到来更如排山倒海,汹涌澎湃。作为黄河护堤本应固若金汤,但从这里的工程质量看,俨然是一条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大堤。这样的大堤怎么建造的?又是怎么监管怎么验收的?作为黄河堤防的责任部门不可能不清楚?

而在此后的防汛指挥部门的解释更加荒唐可笑:“兰州城区黄河岸堤绝对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只是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其设计建筑结构不同,在长时间浸泡后的确存在一定隐患。”一个月不到护堤就出现了三次险情,这样的工程还是“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那么请告诉我们什么才是“质量问题”?有些问题是科学?不能臆断。但有些属于常识,再狡辩就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钢筋混凝土与纯混凝土有天壤之别,因为有钢筋在内,在会更坚固,更不会松散。正是因为这里的护堤就是一层毫无筋骨的混凝土,在水中长期侵泡才会形成隐患。但现在承认没有钢筋,承认存有隐患,但却认为“绝对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很多问题如果当事人都能坦荡一点,直面问题,认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不扯皮,就没有解决不好的事情。而最怕的是问题就在那里明摆着,一大群人却争相踢皮球,谁也不认帐。这个“百年一遇,一月三回”的荒唐怪胎正是这样。因为怕担责任,怕掉乌纱帽这个心思“可以理解”。但是这里面恐怕绝不是怕担责任这么简单。按照当事单位所言,这个护堤是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建设”,防汛标准是“百年一遇“的。那么“百年一遇”设计,施工建设出来了就成了“一月三回”,这里面的到底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里面恐怕不仅仅是缺少了钢筋,更充满了豆腐渣和水分。相关部门不妨深入查一查,这个问题不查清楚,这个护堤恐怕永远就没有安全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