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NBA进词典就“汉语不汉”了?
朱少华
有一种结果让我们据对相信,那就是汉语词典收录不收录NBA对美国的职业男篮一点损失也没有,更早不成任何伤害。但反之,一个有口皆碑的词汇汉语词典就是因为它长就一张洋面孔,和我们传统的汉字不同宗同族,机关人们嘴里使用着,却偏偏将其拒之门外。这不仅显得我们的汉语小家子气,更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损失。因此,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国内一百多名学者不仅痛心疾首,更是联合签名举报,似乎NBA一旦打进了我们的汉语词典,就“世界末日,汉语不汉了”,这实在是一种矫情,甚至是一种虚伪。汉字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财产,但同时也是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对自己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但却没有一个国家拒绝任何人使用自己的文字。而反之,更是希望将其广泛的推广。
 
实际上我们的汉语从来就不是专家们所认为的那么纯洁,演化和丰富,许多的汉字其字其意更早已失去了当初象形文字“象形意义”。而后来更有很多像“GDP”,“CPI”等加入到汉字的行列,这些“伪汉字”不仅没有影响到人们的使用好习惯,而且使用频率非常高,为国民所耳熟能详的专用词语,到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汉语系里一种不可分割部分,甚至在国人的心中已经很难区分其姓英还是姓汉了,如果现在有人将GDP改称国民生产总值或“鸡的屁”反而让人不习惯甚至不伦不类了。但是经管如此,这些“英文汉字”在我们的汉语里毕竟只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数量极少,仅仅只有239条,对我们的汉字既构不成影响,更行不出横威胁。而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是丰富,就是更方便了。
 
我们某些专家学者似乎神经都特别的敏感,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更是特别懂得“珍惜”和“爱护”,这份“珍惜”和“爱护”甚至已经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那就是不管是有正作用还是负作用,只要初级到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要统统排斥,统统“捍卫”。前些年因为一些洋节日大举涌进。特别是所谓圣诞节对春节的冲击,情人节对我们传统七夕节的影响。一些专家就大声疾呼,不得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不保了。但是现在让给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圣诞节不仅没有冲走春节,反而使我们的年味更浓,传统佳节变得更时尚。七夕节原来少有人问津,现在到了七月七,玫瑰花的行市甚至一定也不必情人节差。汉语文字就像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已经完全融入我们十三亿人的血液中,因为健康的原因我们需要一些新鲜血液,可是如果说有一种新鲜血液能把我们十三亿人的血液全部更换掉,那可能吗?
 
尽管我们把汉语文字的意义讲得很伟大甚至很神圣,但其主要功能和世界上其他文字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记录我们的文化和语言。既然是这样那就应该越方便越简单越省事越好。正因如此,我们的文字诞生以来已经进行无数次的改良和简化。而实际上汉语词典收录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英语词汇,用英文的几个字母代替一长串的汉语文字,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简化。这样的简化和过去我们用阿拉伯字母代替大写数字,其性质是完全一样的。面对有益的东西我们不吸取,却仍要偏执的保护我们文字的纯洁,这不是保护而是保守。
 
一些专家学者害怕这些英文闯进汉语词典会破坏我们的汉字文化,这是一种杞人忧天,更是对我们的汉语缺乏信心的表现。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淬炼,我们的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也可以说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最丰富的一种文字。而像今天的NBA进词典不仅不会影响到汉字的伟大,甚至“汉语不汉”了。反而会让我们的汉字更具时尚,更有魅力。套用一位伟人的话说,汉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归根结底应该是世界的。而且现在正在走向世界或已经走向世界,允许汉字词典进入几个词汇,既是汉语词典的需要,也是汉语的风度,我们民族的风度。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