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袋里长出的“红富士”是苹果还是“毒果”?
(2012-06-12 07:31:37)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被装着违禁药品退菌特和福美胂的药袋包裹长大。2012年3月,当地曾查处药袋200多万只,并下令禁止使用。目前这种药袋仍被大量使用。果农称苹果交易量大抽检很难发现农药残留。农药检定专家表示退菌特和福美胂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但是当地果农和农业合作社人员坦言,“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据6月11日新京报)
袋装苹果,让苹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纸袋中生长,技能防治病虫害,又能相对减少一点风吹雨打的痕迹,这本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农业技术。但如今的袋装苹果已经完全变味了。为了给这些苹果创造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让其更漂亮,更百毒不侵。果农们要头戴防毒面具,身穿防护服,将苹果幼果一个个的装进沾染过农药粉的袋子里,这样的苹果自然不会生病虫害了。但这样的果实在纸袋中日日受农药粉侵泡,天天和化学药品相依,长出来的红富士还能算是苹果吗?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亚当在伊甸园偷吃的那个苹果,虽然色泽娇艳,令人垂涎欲滴,但那却不是苹果而是“禁果”。
可想而知,苹果在这样一个完全与自然隔绝的有毒环境中生长,通过日积月累,长久沉淀,这样长成的苹果与正常环境中生长的苹果,实际上已经有了质的区别,苹果无疑成了不折不扣的“毒果”。曾经有种菜都不吃菜,养猪的不吃肉,建设高铁的甚至不敢坐火车,不知道当地人用这种手段生产出来的“红富士”他们自己可敢吃?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许能获得一点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其用药袋防治病虫害,以期有个“好卖相”的想法,无疑是在“玉石俱焚”,结果必然是“同归于尽”。
不奇怪当地果农的见利忘义,值得奇怪的是这种用药袋装苹果已经成了当地公开的秘密。果农们旁若无人,基层部门心知肚明,而农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更是在为虎作伥。甚至大家都知道药袋有毒是禁用的。但又都不顾一切的大用特用。如此几乎公开的制售有毒红富士必将给当地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既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非常清楚这种现象“并不断呈扩大之势”,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毫无疑问,当地的红富士苹果经过这样的“精心培养”,面容娇艳,红光诱人,肯定能暂时忽悠住不少人,可是当消费者清楚以后还会购买吗?局统计资料表明,当地是我国最有名气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十几亿公斤,而苹果生产更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用这种手段种植苹果,不仅是在坑蒙消费者,更是一种目光极其短浅的行为,而最终也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方面西瓜等就是前车之鉴,难道非要等到苹果囤积如山,大难临头,再让当地官员来一场“吃苹果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