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何以让社会价值观变得如此“畸形”和“变态”?

(2012-06-11 05:30:29)
标签:

杂谈

高考何以让社会价值观变得如此“畸形”和“变态”?

朱少华

6月8日,高考结束。考生沈飞的亲戚正等候在考点外,人群中惟独不见他的父母。5月27日,沈飞的父母参加家长会之后,回家途中遭遇车祸,母亲送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父亲还躺在重症病房里。为让沈飞安心高考,家人只得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据6月10日新安晚报)

 

也就是在这同一时刻,西安阎良区六三零中学的考生刘庆也得到了一个悲痛的消息,她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已经在两个月签订4月2日去世了。也是为了她能够全身心的应对高考,母亲和亲友刻意隐瞒。为了隐瞒孩子,母亲只告诉女儿父亲生病在住院,两个月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不许孩子出门,不让孩子多打电话,考试时贴身陪伴,都是为了让她能心无旁骛,考个好成绩”。付春利不敢想象。

还有一个故事更加让人心碎,就在6月8时10分左右,在长沙新姚路与友谊路交叉路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应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比父母遭受重创,命悬一线,甚至早已驾鹤西去更大的事情了。如果是平常某人因为事务繁忙父母病重甚至逝世都没能看上一眼,这人一定会被万夫所指,背上沉重的到的负担。但是我们看着,父母因车祸一死一伤,如此塌天大祸这家人竟对儿子隐瞒的滴水不漏。父亲两个月前已经因病去世了,母亲却让女儿一直蒙在鼓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湖南的这位考生张倩,母亲因为送自己考试而遭遇车祸倒在血泊之中。而在这时不仅交警主动权说这位女儿:“事故现场交给我们来处理,你先安心参加高考”。现场的路人和学生家长更是出奇的一致,都劝说张倩尽快稳定情绪,先参加高考。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但在这里母爱、父爱、道德、孝道甚至生命一切都变得得如此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更可怕的这一切似乎已经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从山野乡村的平民百信,到闹市中的警察过往行人。这一切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到底是什么把高考推倒了一个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是我们的社会生病了,还是人们太现实,道德已经成了一文不值了呢?

尽管我们有一万条理由说明高考的重要性,但如此高考不惜要放弃道德、亲情甚至人性的做法还让人感到可怕。高考有“一锤定终身”的意义,学生十二年寒窗苦,就完全取决于这最后的几个小时了。这也正是现在高考被推上神坛的主要原因。但是除掉我们的道德、亲情和人性在高考面前不堪一击之外,这样的高考对于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高考本来应该是一种阶梯。但现在我们却把它演绎成了“鲤鱼跃龙门”,跳过去不是“上大学”而是“上过大学”了。也正因如此,我们有世界第一的大学生人数,各种高等院的拥有量更是世界第一,但在培养水平和大学生的整体队伍素质却低的可怜。过分依赖高考的做法已经大大折损了学生的锐气,也冲淡了大学的学术气息。考上大学甚至已经代表了上完大学。大学期间当然就是上上网,跳跳舞,追追女朋友了。

我们需要高考,但需要更正常更淡然更为常态性的高考,同是高考,美国一年有六次,更不像我们“压倒一切”。而是异常的自由轻松。但是不要以为美国的大学都是乌合之辈,而是宽进严出。我们重的是高考,而人家重的恰恰是高考以后。不脱掉几层皮,大学的校门可出不去。

 

如果是这样,沈飞的家人何须那样煞费苦心?刘庆的母亲又何必这样“睡不着觉”?而张倩还用的着这样冷酷吗?高考本是学生考查成绩的办法,现在却绑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绑架了我们的亲情和道德,更是扼杀了我们起码的人性,不知道沈飞、刘庆和张倩将会用怎样的心情面对将来的大学,只是觉得他们的那份试卷太重太沉,它已经让我们的社会筋疲力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