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4月16日,广东佛山南海区强群公司发生员工遭副总辱骂而停工抗议事件。工人称,这家有19年历史的老厂要拆迁,厂里称员工可到两公里外的另一公司继续上班。对此,员工表示了不满。公司副总见员工不接受方案,辱骂员工脑子“装大便”。工人们因此停工抗议。(据4月17日广州日报)
工厂要拆迁,也就以为要关门大吉。可几百个员工怎么办?如果自动解散,让员工们另觅出路,企业就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给予适当的补贴,这就要花上很大的一笔费用,无疑等于割了老板们的肉。而像这里的老板计划的那样,把员工们来一个整体大转移,转交给其他企业,不仅能省掉数量不菲的补贴费用,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转移报酬”。这可谓两全其美。但只可惜员工们不配合,情愿拿补贴走人另谋出路。这也就是让老板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于是恼羞成怒的公司副总辱骂员工脑子“装大便”了。
其实,事情很明白,如果员工一句话不说就乖乖的听从老板单排,甚至自己被老板们“转卖”,还在那里喜滋滋数钱,员工们的脑子才真正进水了呢。
最近几年,用工市场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过去是企业占主动权,能够自由的选择劳动力。现在却是劳动力占主动,不仅可以自由的挑选企业,甚至很多企业还出现了用工荒。特别是在年初岁尾的时候,劳动力更都成了香饽饽。为了吸引外来工一些地方和企业不惜开出大价钱,提高福利待遇,甚至只要能招到工人什么条件都好谈。在企业风平浪静,效益节节升高的时候,企业与员工还可相安无事,而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特别是像这家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原来的那种友好、尊重及人性化的姿态统统就不存在了。企业不是想办法甩和踢,就干脆拖和赖。这时候的老板们不仅没有丝毫招工时的谦卑和恭敬,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都不顾了。
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曾经说过,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而我们熟悉的亚洲首富、香港船王李嘉诚更直言不会的说过:“是员工养活了公司”。但是我们的很多老板们不仅不承认是员工养活了他们,更把自己当成了员工的“衣食父母”,甚至是“救世主”。招聘员工的时候员工就是“上帝”,而一旦遇到困难的时候,员工就是累赘。这就更清楚我们的一些地方企业为什么屡屡遭遇“用工荒”?尽管这里面有劳动力市场求大于供的原因,但不容置疑的是与一些地方企业对待员工“鼠目寸光”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这家企业,在工厂拆迁时按照国家政策予以合理补偿,注重信誉,和员工们好聚好散。一旦今后企业重建,一声吁请,不仅老员工会纷至沓来,更会带来数不清的新员工。但是现在副总的一句辱骂,不仅寒了在场员工们的心,如果企业再有召唤,不仅他们不会再来,更不会让自己的亲友甚至所有认识的人都不会踏进这家企业半步。而这有可能也正是一些企业“用工荒”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