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副局长打架”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2012-02-16 20:04:55)
标签:

杂谈

“正副局长打架”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朱少华

本月9日,网传消息称:公安县农机局正副局长在局长办公室内交流工作时发生争执,继而引发肢体冲突,事后副局长到医院治疗,局长自称手部骨折。该县中医院医护人员也证实,副局长朱某送到医院时经检查发现,面部多处外伤。昨日,该县对此作出处理:由县委领导会同纪委、组织部门对陈、朱二人进行诫免谈话;对陈、朱二人在全县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陈、朱二人向县委写出深刻检查。(据2月16日武汉晚报)

 

一般说来,领导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干部在一起协商或汇报工作,都应该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就是有了不同意见也是据理力争,大不了唇枪舌剑甚至吵吵嚷嚷一通。可是这里的两位正副局长,似乎都是水泊梁山下来的,三句话不投机就拉开场子,拳脚相向。这一通比武下来不仅两败俱伤,丢人现眼,更受到了组织部门的严肃处理,说不定对今后的事业和前途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梁山泊能够以拳脚排座次,党政机关可不兴那一套。

 

看到这样的新闻首先给人映像的是这二位好像一对“活宝”。打架斗殴,你把他的脸打破,他把你的手掰伤,这些都应该是街头小混混,市井小痞子玩的勾当,堂堂的国家干部,政府部门的正副局长竟然将此“引进”办公室里了,不仅有损于政府部门形象和干部形象,更会在社会上造成极不良的负面影响。他们受到了处分更是咎由自取,理所应当。

 

但是,如果把这一事件当成小伙看,把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局长的手上和副局长的脸上那个,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正副局长能够在办公室里不顾一切的“火并”。这句不是因为一张报销单没得到报销那么简单。双方关系能够恶化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其矛盾更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场恶斗其实正是双方长期积怨下来的总爆发,更可以说双方都忍无可忍,再也“含蓄”不住了。

 

在如今的市县级以下的政府部门,一家单位的正副领导,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权力和待遇上就有天壤之别。“一把手”在单位内不仅有绝对的权力,甚至不仅对一般职员即使对一个单位内的副职都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单位内“一把手”掌控所有重要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副职们无权干涉更不敢干涉。但副职们一举一动都要看“一把手”的脸色。就比如副局长朱某的这份报销单,如果是“一把手”的,无需请示不要回报,签个字就行。但副局长麻烦就大了。局长不签字,副局长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把手”一言九鼎,副职们有职无权。这也是我们官场上的一个奇特的有很正常的风景。副职们不仅工作和待遇要看“一把手”的脸色,在仕途和提拔任职上更要仰仗,否则,就可能永远“副”下去。这也就是我们官场文化中的所谓“熬”。为了“熬”,只得低眉顺眼,唯上是尊。甚至还要收起锋芒,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这也就是在我们的官场中副职难显才华,难起作用,难有性格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曝出正副职关系不和,甚至有副职雇凶杀“一把手”的根源所在。

 

一个成熟的管理体制中,正副职有权利大小职责不同,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还可以相互制约和监督,但总体上都是要对法律和制度负责,对公共权力负责。官员的提升和选拔更有一套科学严格的程序,而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和老百姓的选票。不管是副职还是一般职员,他们前途和命运都不是掌控在“一把手”的手上,而是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如此,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工作,更不需要“唯上”和“唯官”了。两官员打架要受到严惩,但这里面暴露的问题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并仔细研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