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让“最美妈妈”更美丽
(2012-01-08 05:58:34)
标签:
杂谈 |
真实让“最美妈妈”更美丽
朱少华
吴菊萍用双臂抱起了从十楼坠下的小女孩妞妞——这奇迹般的一幕已经过去了半年。如今,妞妞已经活蹦乱跳,吴菊萍的伤也好了一大半。日前当记者再度回访“最美妈妈”吴菊萍时。对于道德,对于荣誉,对于名利,对于爱,这名“80后”母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半年前接孩子的那令人感动的一幕,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奖了吴菊萍20万元,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吴菊萍没有在这笔奖励款中当“二传手”,再次转赠给他人。耳食之言不会的表示“我刚买了房,还有很多贷款要还,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这个“惊人之举”也在当时网上议论纷纷,因为英雄总是主动把奖金捐出去,而吴菊萍却在媒体的暗示面前说了“不”。
笔者之所以认为吴菊萍把奖励的20万元“自己用”是“惊人之举”,原因正是因为太出乎意料,甚至太不符合“常理了”。按照“常理”,像吴菊萍这样能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一接惊人”的女英雄,胆识过人,壮举惊世,“觉悟”也自当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更况且在吴菊萍救妞妞之后,她已经得到了数不清的掌声鲜花和精神鼓励。看在这么多的荣誉和期待的份上,吴菊萍也应该把到手的奖励捐献出来,献给社会上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做不仅更符合一个英雄的身份,也让很多人心里能得到“平衡”——毕竟那仅仅是几秒钟的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仅付出了一条断臂的代价,记得到了20万奖金的奖励,这个“便宜”也占的太大了。
见义勇为付出了血的代价,得到巨额奖励过后再当“二传手”捐献出来,这不仅以成为常规,甚至也已经被许多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连知多见广的记者往往也会在中间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这样一种做法不仅荒唐可悲,更是对英雄壮举应该得到的社会奖励一种变相的剥夺。吴菊萍在徒手接妞妞的那一时刻,其心态和行为根本无法拿庸俗的时间和金钱价值来衡量的。那是一种人性光辉的瞬间释放,是一种巨大母爱的自然迸发。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纯真的一种爱,是“秀”不出来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的。因此,义举过后得到社会再多的奖励也理所应当的。而奖励获得过后就是人家私人的合法财产,是任何人和单位都无权侵占的,对于这样的财产,吴菊萍捐献是爱心,不捐献是本分。捐与不捐更无伤英雄的意义,社会有什么理由说三道四呢?
见义勇为现在成了我们社会上的一种“稀有资源”,除去价值观和社会鼓励政策的缺陷,让见义勇为者往往流血又流泪外,就是奖励上的这种“被觉悟”的原因。很多见义勇为的英雄其行为可歌可泣,但在获得巨额奖励后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身体受到伤害需要长期治疗,家庭生活困难更是急需用钱,但得到的奖励却不能用,而社会及相关单位更是对英雄获得的奖金虎视眈眈,不仅暗示诱导,更有的甚至干脆把话挑明。往往使英雄不捐也的捐。奖金本来是对见义勇为者一种鼓励和激励,也是一种补偿。但最后却形成了一种烦恼,甚至是一种累赘。而在众人的眼里英雄即使获得奖金也是假的,捐出就是继续英雄,不捐就不配英雄了。
而吴菊萍偏偏打破了这种常规。这是“反常”,但这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说“我父母身体不好,农村里也没有医疗保险,这些钱,我想用来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如果还有多的,就拿来还房子的贷款。”这就生活,这也告诉我们,虽然有那样一次绝世惊人的壮举,吴菊萍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更有血有肉的母亲、女儿、媳妇和家庭妇女。她有对社会对他人的巨大爱心,同样她也有自己的家庭困难,她也有生活也需要钱。这样的英雄不需要包装,更不需要打肿脸充胖子。而这样的英雄也更真实更可信,甚至更英雄。吴菊萍把20万奖金收归囊中“自己用”。让我们看到了不仅是更真实的“最美妈妈”,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美丽的“最美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