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官”就是要“长人脸”、“做人事”、“说人话”
(2012-01-07 08:18:22)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闭幕,汪洋作总结讲话时表示,立志做官的人,打的是个人小算盘,做的是享受特权、光宗耀祖梦。这种人常常为了做官,不讲全局和长远利益,不讲经济和社会效益,大作表面文章,大搞形式主义,大干劳民伤财、顾前不顾后的“政绩工程”。这种人前倨后恭,对领导、对群众判若两人,而他们一旦达不到做官的目的,便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没了方向和做事积极性;一旦做了更大的官,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把为群众办事当作自己的恩赐,更有甚者利用职权干起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汪洋表示,做人是做官与做事的前提,也是做官与做事的保证。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人官”,而不会被老百姓骂为“狗官”。(据1月6日广州日报)
把官员分为“人官”和“狗官”两大类。让人不得不佩服汪洋这样分类的恰到好处。这样的话语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而新鲜就新鲜在这本来是坊间的俗语俚语,第一次却从“庙堂之高”传了出来,可见当前“狗官”已经泛滥成灾了。其实,老百姓对“狗官”的认识也很简单。“狗官”的概念概括起来就是,不长人脸、不做人事、不讲人话。让老百姓不敢靠近,更不敢亲近。继而不能依靠,不能相信。甚至不能把这样的官员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官员不是老百姓拿其“不当人看”,而是其自身也早已拿自己“不当正常的人”看待了。作风一贯飞扬跋扈,行为处处盛气凌人。不是发号司令,就是举止粗暴甚至野蛮。说话没人腔,做事没人味。老百姓背后不仅骂其为“狗官”。甚至还斥其为“活着有人抬,死了没人埋”。这种人不仅品质恶劣,道德素养无法提及,别说做官,就连做一个最基本的人都难以够格。但这种人却依靠种种不光彩的手段,坐上了“公仆”的岗位。这样的“狗官”危害的不仅是群众的利益,更败坏了国家公务员的整体形象。
还有另一种官员,他们外表道貌岸然,甚至斯斯文文。人前是人,转过脸去就成鬼了。拉拉扯扯,贪污受贿,大搞权利出租,权钱交易,甚至权色交易。大会小会,主席台上反腐倡廉义正词严。背地里到处伸手,肆意敛财甚至一肚子男盗女娼。如刚刚被劫匪“劫破”副省长梦的山西焦煤老总白培中,这边大肆敛财数千万,那边却还“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并加强作风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甚至还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这不仅是“狗官”,更像“狐狸官”。
有社会专家曾经说过,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但好官一定先是一个好人。而现在有些人似乎把好官与好人对立了起来。把官员拉出一张“狗脸”,作风粗暴甚至野蛮当成魄力和权威。把官员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两面三刀,当成官场权术。把官员在群众面前不讲诚信,哗众取宠,搞花架子甚至胡乱忽悠,也当成“领导艺术”。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官场不仅“狗势凶猛”,甚至“狗性”“狗味”也更成泛滥之势。
正如汪洋所说的,要想成为“人官”,只有先做好了人。而延伸一步就是要长人脸、做人事,讲人话。想做人一样的去做官,再在做官中做个好人。而对待那些“狗官”,或已经拥有了“狗性”“狗味”的官员们,不妨强化监管措施,集中整治,甚至有必要对官员队伍展开一轮培训,而培训的课题,就是从官员先做个好人开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