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元话费也许就是“呈堂供词”
(2011-12-22 18:49:39)
标签:
杂谈 |
数千元话费也许就是“呈堂供词”
一株
河南洛阳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李小选等人最近举报现任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王文海,称其曾在1998年交通肇事后逃逸,并找人“顶包”。按照王文海的说法,他之所以被告是因为自己当年查办洛阳公安局“小金库”案件而得罪了上述民警,才招致陷害。(据12月22日黑龙江晨报)
经查实名举报,司法厅长交通逃逸找人“顶包”。这个新闻已经n次见诸媒体了,而每次新闻出来后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举报人言之凿凿,被举报人不仅拉出一副委屈相,更有一种忍辱负重的神态。媒体只管披露,过后虽有一大群围观的网友“瞎起哄”,但因当地官方无人过问,更无人追究,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这次又出来了。更特别的是看点已不在“警察实名举报,司法厅长找人顶包”上。而是在追踪采访的记者莫名其妙手机上被监察厅副厅长充进去数千元的费用,这个数千元的手机费是什么意思?
按照记者的所述,他是在电话采访完当事的司法厅长王文海一个小时之后,有人分30次充值了数千元到记者的手机上。而事后得知,系河南省监察厅一副厅长所为。记者采访的意图是要披露事情真相,监督司法厅的副厅长的。但紧接着就被监察厅的副厅长充进去了手机费。这个监察厅的副厅长和记者毫无瓜葛,怎么这么迅速的知道了记者的手机号码并充进去几千元的费用?这个副厅长又和王文海副厅长是什么关系?千万别说他们不认识,或者又是“临时工”干的,公众的智商受不了那么大的侮辱。
在历次的新闻曝光中,王文海更是不止一次的表明,自己是被冤枉的,甚至是被诬陷的。而自己是清白的。举报他的警察都是被他曾经得罪过的。举报他,无非是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奇怪的是警察屡屡举报,如果是诬陷,相关部门如何不对他们调查处理?如果厅长要是清白的,这几个警察屡屡网罗罪名,捏造事实,诬陷和诽谤这么重要的国家干部,如今他们如何还能从事警察的工作?王文海副厅长始终拉出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歪”的架势,既然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又何必担心记者采访披露?如果能早一天洗清“冤枉”,甚至让那几个诬陷自己的警察“绳之以法”不是天大的好事吗?何必还要“破财消灾”呢?
实际上这个案件并不复杂,更不需要什么尖端的侦破技术,只要相关部门深入进去,事情很快就能水落石出的。而现在仿佛更简单了,这个数千元的手机话费也许就是“陈堂供词”。如果这个记者收到手机费后就“噤声”了,这次的新闻爆料有可能会不了了之。但不幸的是“厅官”们弄巧成拙了。不仅没有把记者摆平,更露出了自己的马脚,这正应了一句成语:聪明反被聪明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