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变“得到”见证世道人心

(2011-11-25 07:15:22)
标签:

杂谈

“道德”变“得到”见证世道人心

一株

“你们行长是不是那个救人的小伙?”龙口农商银行胶东商城支行的窗口工作人员最近总能听到这个问题。由于被该行行长孙义良街头救人义举所感动,很多人专门来此办业务,几天内,存款增加1100万元左右。23日,龙口农商银行胶东商城支行的窗口工作人员王青说,孙义良救人的事被媒体报道后,不少市民专门从别的地方跑来存钱,只为了看看救人行长。“有一位老人存完钱后就上去看孙行长了,老人走的时候说以后让全家人都来这里存钱。”(据11月24日齐鲁晚报)

 

道德之所以是美好的、高尚的,就是因为它是纯洁的,不含任何功利性的。道德的付出得到的也应该是纯洁的道德回报,但在这件事中人们似乎有了一种“创新”,仅仅用简单的苍白的道义来回报仿佛已经实难表达人们心中的崇敬之情了。于是,借助孙义良的工作,把自己个人的权利和道义完美的结合起来,在这家银行存款,也让孙义良和他的银行从人们的这种崇尚和敬仰中获得利益。这种把“道德”演变成一种“得到”的自发行动,更见证了当今社会中的世道人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推崇“好人有好报”,但是这种“好人有好报”往往只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美好希望,实质上是很苍白的。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提倡见义勇为,倡导美好的道德,更对有突出表现的进行重奖甚至重赏。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种有着浓重社会集体和官方色彩的奖励及表彰,却并不能完全表达普通群众特别是个人的心情和希望,有的或许只有捐款捐物。而这样的一种带有“奖励”色彩的“业务”,正是普通群众基于政府奖励和个人捐款捐物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奖励”办法。把自己的存款手续当成业务“赠送”到这里来,既表达了个人的崇敬之情,又增加了见义勇为者的业务量和收益。这种形式的“奖励”也就是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对孙义良崇尚和敬仰之情的完美结合。是草根的“奖励”,更洋溢着浓重的个性色彩。

 

由此更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道德已经沦丧,人情已经淡漠,甚至人性已经泯灭。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人性不仅没有沦丧和泯灭,更像是一股汹涌的暗流无时无刻不在奔流和涌动,而一旦遇到了适宜的机会就会升腾和迸发。人们不仅崇尚这种道德和行为,更希望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多,好人更应该有好报。为了让好人有好报,人们一改过去单纯的希望和期盼,变为身体力行的亲自投入,这些上升的存款业务,既是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更是代表着社会中普通人的正义与善良。

 

“道德”变成了今天的“得到”,这不仅没有让道德玷污,反而更让这种美好的道德更加充满魅力。崇尚美德本来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主流,现在见义勇为者不仅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奖励和拥戴,更受到来自民间的最普通人的支持和崇敬,这就是我们真正的世道人心,而这更是我们一直希望和期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