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讲坏话”更要有勇气“听坏话”
(2011-11-24 07:00:39)
标签:
杂谈 |
鼓励“讲坏话”更要有勇气“听坏话”
一株
“挂号要排一次队,交费又要排一次队,能否一次性搞掂?”昨日,金湾区首次对基层医院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听证质询,20名特邀代表大胆拍砖、建言献策。记者了解到,根据群众反馈意见,金湾区目前正在基层医院探索挂号、交费一站式服务,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据11月23日珠海特区报)
在这次会上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值得一提。那就是在开会起始,代表们对半年来三灶医院和红旗医院在服务方面的改进表示肯定,最终两家医院的政风行风建设综合评分也均为“满意”。但在听证质询环节,主持人鼓励“只说不好的方面”,于是20名代表随即结合自己就诊经历,拍起砖来“毫不手软”。情况更从此逆转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开会习惯,要对一家单位提出意见时,都要把种种好话、表扬的话放在前面,更甚至只讲好听的,多栽花少栽刺。不好听的、不顺耳的半句不说。眼看着一场听证质询会就要变成一场“好好会”,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也才有了会议主持人的鼓励,更才有了与会代表们的拍砖。
有句俗话说得好: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家单位工作取得了成绩,服务让社会满意,这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即使开会没有说出来没人表扬,工作还是会一如既往开展下去的。但是如果存在的问题大家都不说,这无疑就是一种掩盖,更可能成为隐患,如果就这样藏着掖着,你碍于情面,我怕得罪人。问题就会越来越大,后果更会越来越糟。因此,发现了问题就必须说出来,话可能“不那么好听”,却是真话实话。更利于问题的解决。把存在的问题讲清讲透,部门和单位并马上采取措施解决,这才是真正的开会,而这样的会也才能算真正成功的。
“只说不好的方面”看起来很容易,但因为“讲真话、讲实话”“讲不好的方面”极容易得罪人,不仅要打破情面更是要不顾情面,甚至会让自己成为会议方“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开会成了“送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讲,坏话少言”的“典范”。一些会议谈到成绩和优点时,大讲特讲,甚至唯恐别人记不住,还专门印制了“简报”。但在谈到问题和缺点时不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就是躲躲闪闪,环顾左右而言他。这样的会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白白耗费了与会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更收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这也可称之为一种官场作风的腐败。
会议鼓励“讲坏话”难能可贵。就拿这次会议来说,如果不是这种鼓励,这次会议恐怕压根听不到“挂号要排一次队,交费又要排一次队”“刚买的一瓶黄连素隔月就过期”等发自群众内心的话语和中肯的意见。因此,我们要有鼓励“讲坏话”的勇气,而更要有“听坏话”的雅量。现在为什么很多会议不敢讲真话实话和不好听的话?最大的原因就是有些人不爱听,不愿意听,有了“不愿意听”才养成了大多数人的“不愿意讲”。
这次金湾区听证质询会之所以开得很成功,就是会议的主办方想听、爱听、愿意听,而经过鼓励,代表们更想讲、爱讲、愿意讲。双方共同“给力”才取得了这么可喜的成效。而这种务实的开会精神更该是各地方和部门应该汲取并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