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腐败作风叫“贱政”

(2011-09-19 19:30:32)
标签:

杂谈

有一种腐败作风叫“贱政”

朱少华

针对浙江海宁晶科能源公司由于涉嫌污染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9月18日,当地环保部门责成企业污染工序停产整治。据海宁环保部门透露,因检验发现运河鱼群死亡与水污染有关联,曾在今年4月份对这家公司发出整改通知,但该企业至今仍未完成整改。据了解,此前环保部门通过对运河水质的检验,发现水体中氟化物超标10倍,鱼群死亡与水污染有关联。目前环保部门正进一步加强对浙江晶科能源公司废弃物排放和周边河道水质的监控及检测。(据9月18日新京报)

 

我们社会中有一种人,俗称“打着不走赶着倒退”。平平常常一件事,本来是应该干好而且完全能能够干好,更是必须要干的。却今天拖明天明天推后天,别人提醒或指出来,不仅不虚心接受赶紧解决问题,反而强词夺理百般抵赖。就在那里硬撑着耗着。而最后纰漏出来了,个人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会才慌了,事情还要做,成本还增加,更得不到一个人同情和理解他。老百姓称这种人是“贱德性”或干脆一个字“贱”。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公信力很差,更谈不上什么威信。往往让很多人不受待见。其人更干不成什么大事情来。但是没想到这样一种“贱德性”却让一些政府部门学来了,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起来。

 

日前发生的这起海宁群体事件可算得上这种“贱政”中的“典型”。 当地浙江晶科能源公司是一家污染特别严重的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几乎就与当地群众的反对和上访扭缠在一起,当地政府也曾下达过处罚决定和停产整顿建议,但是因为态度不坚决甚至暧昧,只是这些所谓决定和建议总是落实的少。不仅如此,该企业还态度越来越嚣张,不仅不把群众的意见放在眼里,把政府的令箭当鸡毛,甚至对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也拳脚相向。以致于日前矛盾激化,酿成了群体事件,不仅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危害,更给当地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现在事情闹大了,俗称“不解决实在不行了”,当地政府部门下决心了,也开始抓落实了。

 

而看看现在的一切行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当地政府部门早就应该抓也完全能够抓得好并且是必须要抓的。如果早就这样抓,不仅行政的成本低,造成的影响小,更不会酿成今天的群体事件。这不是什么“懒政”和“惰政”,而正是一种更可耻的“贱政”。放着光明堂皇的、顺应民心民意的、又完全符合政策和法律事情不去做,不仅不做,还不准别人说别人反对。就这样藏着掖着掩着盖着,以至于天怒人怨火山爆发了。于是,在平息事件后还不忘弄出几顶“不明真相”的帽子分发出去,那边堵别人的口,这边又慌里慌张的赶紧想办法“检测”、“整改”或“停产整顿”。但是不知道可有人反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今天所做的一切不正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欠账”吗?

 

“工作欠账”造成了损失不仅没有人认账,还能把责任也栽在别人的头上,轻则罚款重则拘留甚至判刑。当然笔者无意替那些借机犯罪的人开脱,就是觉得如此这般的平息群体事件,特别是平息这样的群体事件有点“胜之不武”。事件影响是极坏的,手段是卑鄙的,性质是恶劣的。但是这样的事件根源在哪里?怎么滋生和形成的?工作在能为政府形象增添光彩的时候不做,却反过来让人们在人们在忍无可忍、抱怨甚至叫骂中才不得不做。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叫“民意倒逼”,而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贱德性”或“贱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