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协会”咋变成了“红十字公司”?
(2011-07-14 19:00:22)
标签:
杂谈 |
“红十字协会”咋变成了“红十字公司”?
朱少华
“温暖中国”是四年前由一位名为齐中祥的医疗器械商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一个贫困肿瘤治疗项目。四年间,约100台报价近千万元的超声刀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进入到了全国百家治疗癌症的医院。有业内人士近日对报料,上述号称价值千万元的“超声刀”其实际价值仅12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由受赠医院以“管理费”的名义收回的近6000万元去向却迷雾重重。(据7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
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红十字协会太有经营头脑了。不管是社会企业和个人要像红十字协会捐款捐物都应该是纯洁的,不应带有任何功利性的。但是这样一来人家带着资金物质而来,不带半根草去。总会“挫伤人家的积极性”。于是,经过一番运作,企业“捐赠”了,“受捐人”获得了。而红十字会又获得了大量的“管理费”,这些“管理费”更是大大超过“捐赠物品”的成本价,一切手续办好,再和“捐赠企业”坐地分红。企业名为捐赠实为销售,红十字会上下牵线,赚得盆满钵溢。
这台据业内人士说最低价格只有十二万的“超声刀”,即使在“捐赠人”齐中祥自己的嘴里也就是245万,但转到红十字会的捐赠账上就变成了上千万。更奇怪的是捐出的“超声刀”交给受捐方医院的时候,受捐医院还要缴纳60万元的“管理费”。可想而知,凡是想得到红十字会捐助的医院大多都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医院,如此捐赠有钱的能接受得起,没钱的又如何能接受得起?齐中祥发起的“温暖中国贫困肿瘤病人救治行动”号称是捐赠设备给定点医院,希望寻找到解脱病人痛苦的医疗设备。但实质上是把捐赠物品罩上了庞大的马甲,用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卖给了受捐医院。而这种所谓的治疗肿瘤的“超声刀”因治疗效果模糊,多数都在那里闲置。
这里面的内情红十字协会不可能不清楚。而且在收取的管理费中,按照协议规定红十字基金会还获得了其中的20%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红十字协会实际充当了一个销售中间人的角色。而在角色关系上更是与“超声刀”的销售人齐中祥穿上了一条裤子。这时候的红十字协会与其说是“慈善协会”不如说是一个黑心的“中介公司”。同时,在这一条黑色的利益链条中,红十字协会更是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创出了6000万的“销售业绩”,红十字官员难道都是“助人为乐,义务劳动”?
红十字本来是一个非常圣洁美好的字眼,而红十字协会更有天使一样的形象。但近年来却一直“绯闻缠身”垢议不断,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出来后,其声誉更是一落千丈。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从这个“超声刀”的事情可以看出,隐藏在红十字身后的问题不仅很多,而且“水深火热”,非常严重。现在这个盖子正在揭开,甚至已经被揭开。监管部门该到了出马的时候了。“超声刀”割不掉肿瘤,但生长在红十字协会身上的这些肿瘤,相关部门一定要查清并割除。否则“红十字协会”变身为“红十字公司”,老百姓和社会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