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夫人”原来是“无品唬人”
(2011-07-14 18:56:26)
标签:
杂谈 |
“五品夫人”原来是“无品唬人”
朱少华
昨晚9点多,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公布了一则快讯:“关于新浪‘五品夫人’微博事件真相:此事纯属无中生有,系北京一男子出于恶搞和好玩,发布了‘五品夫人’微博,杭州一男子添油加醋扯上了南京,进而引发炒作。”11日下午,有关“五品夫人”的微博都已经无法登录,只剩下一个虽然名叫“五品夫人”,但头像是一个男人,微博内容已是“不相干”。11日傍晚再次搜索时,已经搜索不到任何用户。(据7月14日扬子晚报)
虽然俗话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但这个“五品夫人”一出场还真把不少人唬住了。出言暧昧的强调,不断抛出的香艳噱头,而且总是把按社会上人们的习惯思维路子来。再配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艳容颜,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个“五品夫人”就是哪位高官的“红颜知己”。更加上此人搔首弄姿,大言不惭。别说是在南京以外,就是在南京以内的小圈子里,这位“五品夫人”也能把人唬的晕头转向。而当人们纷纷围观,义愤填涌,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的时候,没想到“五品夫人”香艳的面具下仅是一个丑陋的恶男。不是“五品夫人”,而是“无品唬人”。让一大堆“愤青”这会都结结实实的落入到了人家设计好的一个“炒锅”里,当了人家的下酒菜。
为什么会出现“无品唬人”?有这样一个段子大家都听说过,一座大桥上有人对桥下指指点点,议论着什么。立马就会围拢来一圈人,而当那两位始作俑者闪在一旁偷着乐时,大桥上的人还是越围越多。这就是一种好奇和看热闹心理。而有了网络存在,就像有了那桥下一潭神秘的水存在,而且相比之下,网络更容易制造神秘,更容易蛊惑社会,而且更不用承担责任。而一旦产生轰动还能从里面获得利益。在这种“恶意利益”诱惑之下,有些人哪还管得了什么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做一件香艳的马甲,制造出一幕幕“三级片新闻”就粉墨登场开始唬人了。
“五品夫人”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在社会上产生“共鸣”,那就是其“夫人”的品行、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迎合了社会上一些人的胃口。而这种态度正是目前社会上一个争议的焦点。有权就能包养二奶。能当上二奶就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甚至全家都能沾光。这样的生活本来是可悲可耻,但在“五品夫人”看来却是“很值得”。其实类是这种炫富、炫当二奶的网站微薄等并不稀罕,至少现在有愈演愈烈,甚至大有从另类挤上主流的势头。
随着专业人员的层层剥皮,“五品夫人”不过是有人蓄意使放出来的一团烟雾,这个“五品夫人”虽然不存在,这个“无品唬人”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而其对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害,特别是对南京官员队伍造成了的混乱和伤害,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这个“无品唬人”不抓出来予以严惩,今后还可能出现更多的“五品夫人”“六品太太”甚至“七品小姐”。利用网络摇身一变,捏造事实,造谣诽谤,蒙骗社会,这已不是单单的道德问题了,已经涉嫌于犯罪行为。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严肃对待,仅仅揭穿还不够,更要将其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