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下逃逸 在“压力”下自首?
(2011-05-14 16:54:43)
标签:
杂谈 |
在“动力”下逃逸
朱少华
5月7日凌晨广州怡乐路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案,男子驾车连撞5辆车造成1死1重伤后逃逸。8日晚间该男子投案自首,警方对嫌疑人进行血液检测未检出酒精成分,但此时距事故已过40多个小时,死者家属也对此表示了质疑。 (据5月14日广州日报)
肇事司机逃逸40小时后投案自首,警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杨某个人信息被网友“晒”到了网上,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更是因为交警部门上门做“思想工作”,让肇事司机杨某再也“扛”不住了,于是自首。显而易见这里面不仅有网友的成绩,更是交警部门上门做思想工作“取得的胜利”。而随之对杨某做了酒精检测,鉴定结果为:血液样品中未检出乙醇(酒精)成分。
而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也就是在40小时前,这位杨某携带女友开着跑车在经过事发路段时,将一男一女撞飞,男的被撞到路旁的报亭挡板上,再弹回来重重摔在地面,而女的则被直接撞飞数米远。据现场目击者描述,当时“车速可能超过120(公里)”。而撞人后的跑车非但没有减速,反而继续往前开,再失控撞到了停在路旁的三至五辆小车,最后由于右前轮掉了,跑车才停下。据另一名目击者表示,两人身上都有酒味。这对男女下车后拦了一辆的士,男子需要女伴搀扶才上车离开。
从这个情景再现可以看出,当时车辆完全在一种失控状态下行驶,撞飞了人不算,又接二连三的撞上了汽车。这也是一种醉驾的典型表现。如果这时候能进行酒精度检测,一切都会真相大白。而杨某更会受到严惩无疑。但是,这时候的肇事司机似乎“酒醉心里明”。不仅打车迅速离开了现场,而且一离开就是40小时,别说酒气荡然无存,就是吃进去的饭菜也消化尽了。而这时候再对其进行酒精度检测,不仅没有丝毫意义,又能检测出来什么?
现在醉驾已经入刑。而醉驾飙车肇事更要受到严惩重判。而反之就是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起来就要减轻许多。而且最后杨某还是投案自首,问题更有可宽之处。对于杨某来说逃逸的这40小时,也就等于把大部分的罪责都逃避掉了,甚至就等于逃避掉了多年的牢狱之灾,。而杨某之所以在肇事之后慌忙逃逸,又在逃逸40小时候投案自首,不是网友的压力,更不是交警部门的“思想工作”,正是这样一个强大动力。如果杨某这次能够成功逃避掉法律的严惩,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醉驾肇事者选择这样的逃逸过后再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