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谁在忽悠中牟菜农?

(2011-05-10 19:03:31)
标签:

杂谈

到底谁在忽悠中牟菜农?

朱少华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河南中牟官渡村的芹菜种植户们开始大肆处理地头的滞销芹菜,一车车抽薹的芹菜被倒掉,运气好一点的可以卖给当地的养殖户。芹菜滞销以后,当地政府在媒体表态,对出现严重滞销的芹菜实施保护价销售,确保生产地每斤芹菜的售价不低于1毛钱。但当地村民说,“政府收了大概10%-15%,最多不超过20%,很少量的。”(据5月10日中华工商时报)

 

看罢这样的消息想必心情都会沉甸甸的,芹菜是这个季节里的时令菜,更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但是在这里却成了垃圾被处理掉,菜农们为此更要蒙受巨大的损失,这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但是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看当地的媒体报道,却又是“形势一片大好了”。据5月5日的《郑州日报》消息:中牟县芹菜销售已经完成总产销量的98%以上,芹菜销售整体接近尾声。也就是说人家当地政府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已经把当地生产总量的“98%以上”销售掉了。

 

新闻里的正文说的更是“激动人心”, 今年,中牟县共种植芹菜两万余亩,其中仅春茬芹菜面积就有1万亩左右。因为上市时间过于集中,以及外地客商较少等原因,造成芹菜一度滞销。中牟县政府日前采取紧急措施,决定使用价格调节基金144万元对芹菜价格进行补贴。对辖区芹菜实行保护价收购,芹菜每市斤不低于0.1元,并积极联系鼓励超市、企业与菜农对接进行收购,取消中间批发环节。在各大网站、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推介芹菜销售。这些措施的实施明显提高了菜农的卖菜积极性。五一假期期间,中牟就销售芹菜近4000吨。  

 

经过这样一番上下齐动紧锣密鼓雷厉风行的工作,区区一个芹菜滞销问题大概也根本形成不了问题。所以也才顺理成章的有了上面的骄人数据。这个“98%以上”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基本上全部销售出去。剩下也就是2%以内,这对两万多亩的种植面积来说完全可以当成“利钱渣滓”而粗略不计。但是再看看今天的报道,当地老百姓似乎还怨声载道。甚至抱怨政府这样的销售连“化肥钱都不够”。这到底谁在说谎呢?

 

按照《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政府是兑现承诺了,1毛钱收购的,“但收购标准比较高,质量要极好的,有专门的人验收。”“政府把钱补给了超市,验收的人都是超市来的,超市有自己的打算,当然收得越少越好。”因为货源充足,商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挑剔压价也是其天性。对于销售的总量,农民给出的数据是“大概10%-15%,最多不超过20%,很少量的。”原以为这又是一些人在蓄意诋毁政府。但不幸从当地官方媒体上还真得到了验证。5日的那条新闻最后说,5月3日中牟芹菜的销售数据:当日上市量 175吨,剩余170亩,剩余吨数共计850吨,销售价格在每斤0. 12元至0.15元之间。上市175吨,剩了170吨,也就是销售了5吨。不知道那个98%有没有搞错,到底是产销量还是剩余量?这样的新闻又是在忽悠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