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应自爱 “过来人”应宽容
(2011-05-06 16:00:49)
标签:
杂谈 |
“当事人”应自爱
日前,在广州地铁一号线上,一位红衣阿伯因为看不惯一对小情侣在地铁上公然搂抱做出亲密举动,接连“爆粗”怒骂小情侣。小情侣也不甘示弱以粗口“回敬”阿伯多管闲事。双方相互对骂挑衅持续近5分钟,甚至一度几欲爆发肢体冲突。整个对骂过程被旁观市民拍下并上传到网络,点击数以十万计。(据5月6日广州日报)
如果给这场矛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话,这应该是一个“界沟”的纠纷。一对“当事人”小情侣公共场合甚至大庭广众之下唧唧咕咕亲亲抱抱,在他们看来大概是很正常的,同时我们拥抱接吻一不犯法,二没有妨碍到别人,别人似乎也就没有理由干涉。而从老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没犯法,但有损于公德和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文明有道德有隐私。有些行为能发生在公共场合下,而像这种男女的亲密行为就应该在私密空间里发生,这么不分场合的亲密,老人可能不由自主的会蹦出一句:成何体统!
这个“体统”有道德形成的“规矩”约束,但却丝毫不受法律的保护。也正因如此,小情侣才觉得有恃无恐。老少之间有代沟也许很难理解年轻人的行为,但是年轻人是否能够想到,把本属于情侣之间的私密行为人为的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别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又怎能尊重自己和情侣?地铁是公共场合,在这里旁若无人的亲热,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显然污染了别人的视角空间。甚至可以看成是对别人公共权益的一种侵犯。情侣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别人利益,相形之下又作践了自己,如此不自爱,不仅可悲可怜也更为可耻。
但老人也应该自审。在年轻人面前,自己是“过来人”,如果这些年轻人都像老头老太太一样循规蹈矩,那才是真的可怕了。俗话说,年轻人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他。年轻人尊重老人,就是因为老年人是“过来人”,有丰富的阅历,有人生的坎坷经历,对年轻人可以起到教育和指导的作用。而老人要想得到年轻人的更加敬重,就要对年轻人更加宽容和理解,因为他们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昨天。如果老人当时碰到这种情景不是火冒三丈,而是善意的提醒和进行适当的批评,那坑定又是一种结局。
其实,两代人界沟的矛盾并不是仅集中在道德的审视上,作风、习气、爱好、审美、饮食等方方面面,在家庭生活上需要宽容和相互理解,在社会生活中,更需要宽容和理解。宽容和理解能够换来年轻人的更加敬重,而受到敬重的老年人也会更加关爱和体贴年轻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