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长比“汤师爷”更高更硬
(2011-04-27 18:09:09)
标签:
杂谈 |
马科长比“汤师爷”更高更硬
朱少华
近日,针对河北武安市出现许多小钢厂现象,记者向负有监管责任的武安市发改局了解情况,该局分管工业的马科长听说要采访钢铁产能时,称要准备一下。一天后,记者再次找到马,得到答复称没有领导授权不便受访。在记者坚持下,马表示要听一下问题准备一下。三个多小时后,马拒绝受访。次日,经当地领导协调,马答应受访,一旦记者询问钢铁产能情况时,马始终不直接回应,而他的办公室中就存有相关文档。(据4月27日新京报)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发改局专门分管工业的科长,如果说这位马科长什么情况也不了解,甚至什么政策法规都不懂,那绝对冤枉了马某人。更何况文件资料柜就在身边,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手就可以查到。但是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怎么说?如果要按照记者的提问,有什么说什么,如实相告,那这里存在的许多问题就会很快露馅,有些人甚至因此就有可能被追究责任,到时候不仅自己要“吃不了兜着走”,顶头上司更难咎其职。但是面对着镜头又该怎么办?记者穷追不舍,惹不起又躲不过,万般无奈,就只好就这么“打太极了”。
其实不管是记者还是公众,都知道此事的马科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当地更不可能让一个傻乎乎的人当分管工业的科长。不过马科长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至少有一点最为保险,那就是责任。在镜头前一副答非所问装愣卖傻的样子,自己最多也就是丢了一回脸,但上级领导的心中有数,自己这么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谁?谁心里当更然明白。这么做也算是“舍己为人”,“丢卒保车”了。只要自己的上司能理解自己,就不愁“傻人自有傻福”。
由此让人联想到电影《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在“县长”与“黄四郎”的周旋中,“汤师爷”两面三刀,游刃有余,尽落“道儿”。连老奸巨猾的“黄四郎”都不的不赞叹,“汤师爷”不仅是装糊涂的高手,更是天才。而现在看来,这个“汤师爷”和马科长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汤师爷”不过是在酒席宴上装糊涂,忽悠的也就是一个“黄四郎”, 目的也就是几个现大洋。而我们这位马科长面对的可是上亿的观众和整个活生生的社会,要保护的不仅有自己,有数不清的地方领导,更有成万上亿的“道儿”,套用《让子弹飞》里“黄四郎”的一句话就是:这个马科长比起“汤师爷”来真的是“更高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