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委的“请茶之意”不在茶  更无关茶楼

(2011-03-17 17:22:17)
标签:

杂谈

“醉翁之意”不在“茶” 更不在茶楼

朱少华

杭州市拱墅区纪委请干部喝茶谈话的做法成为舆论热点。网友指,纪委请喝茶的最大疑问在于付费。纪委请人谈话,只要到茶楼一坐,最少要花几十元茶钱。是纳税人买单、公款消费。网友担心这种克制的公款消费,极有可能会被少数干部借机滥用。

 

应该说纪委部门请干部喝茶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督和警示,是为了反腐倡廉,从事这样一种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花上一点成本,让纪委请人谈话场所豪华一点,环境幽雅一点,设施名贵一点,是不该引起人们说三道四的。更况且如果纪委揭露和就出一个腐败分子,动辄都是成百上千万,甚至数以亿计。能为国家挽回这么大的损失,又能铲除许多腐败现象,在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前,请人谈话一场也就是花费纳税人几十元钱,这完全应该粗略不计,有什么值得“耿耿于怀”呢?

 

但是,网游之所以有疑问,也就是我们纪委请人喝茶的目的。应该说,在这种场合喝茶仅仅是一个借口,或是一个载体。目的就是一喝茶聊天的形式对发现干部的问题进行讯问、了解和调查。也就是说喝茶不过是个幌子,关键是了解干部监督干部警示官员对其敲响警钟。这也才是目的。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在纪委的办公大楼里开出一间茶室来,也可以装饰的温馨一点,氛围柔和一点,何必要花钱在经营性的场所专门购置一间呢?

 

这种“请喝茶”其实就是仿造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的模式,香港官员都怕被廉政公署请去“喝咖啡”。因为“喝咖啡”也就意味着又不检点的行为已被廉政公署掌握。但是威震香港官员的廉政公署“咖啡室”并不在经营场所,就在廉政公署的办公楼里,4张沙发椅,一张三角台,除了两部录像机全程录像之外,和其他的接待室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但就是这个场所却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这就很清楚的告诉人们,不管是喝咖啡还是喝茶,醉翁之意绝不在“茶”,而就看工作的成果,喝茶的“技术”。

 

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理解网友们的担心了。纪委请人喝茶本来是为了反腐倡廉的,但是明明在办公室能喝的茶偏偏要搬到经营性的茶楼里来,喝一次就要就要几十元,请被谈话的干部喝茶要花钱,而谁能够100%保证被请的人都是公事?会不会有人假公济私?甚至用纪委的“茶室”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喝茶聊天,更甚至玩上几圈……不怪网友们多猜多疑多怪,委实这里面的漏洞显而易见。既然醉翁之意不在“茶”,我们何不在纪委办公室里辟出一角,却非要在选择“茶室”上煞费苦心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